姜皎沈随砚小说大结局完整版,姜皎沈随砚全文在线阅读

时间:2023-07-10 16:06: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春雨淅沥沥的下,冬日的寒还未褪尽。
四点多的天暗下不少,却也因着这场雨生出一层朦胧雾色,以致这春日里的春色也被染的如水墨画一般,慵慵懒懒。
姜皎走出幼儿园教师办公室,站在木色屋檐下,看这绵密的雨,然后撑开十六骨透明雨伞,米色平底福乐鞋踏入雨幕里。
今天是沈家家宴,沈家家风严谨,老太太更是看重儿女亲情,所以在沈老爷子去世后老太太便定了一个规矩,儿女不论多忙,每月都要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回老宅大家一起吃个饭。
而这个规矩自姜皎嫁到沈家时便已经存在五十年。
一早便知道今天会下雨,未曾想在下午时才悠悠落下,直至现在渐盛。
姜皎上了车,发动车子。
她看时间,再过十五分钟便是五点,想到今晨给许为发的消息,问沈随砚大概什么时候回来,许为告诉她如无变动是三点四十分到机场。
现在四点多,按理他们应是到了。
想着,姜皎打过转向灯,车子驶出停车带。
老宅就在青州,离姜皎和沈随砚的住所不远,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可到。
姜皎没有直接回老宅,而是先回家,等着沈随砚到家他们再一同回老宅。
观江别墅是青州有名的富人别墅区,姜皎嫁给沈随砚后便住在了这里。

窗外是被细雨打湿的垂柳,随着软风轻悄悄的晃动着身子,隐约可见初春的绿芽。

姜皎熟悉的把车开进别墅,停在前方黑色的劳斯莱斯身后。
他回来了。
车子熄了火,姜皎拿过包,伞撑开,走进这住了三年的家。
“嗯,先这样。”
偌大的客厅里,白色窗帘随风卷动,四面大片的落地窗如几面明镜,把外面的烟波湖色清晰照入眼中。
昏色光线里,他站姿挺拔,肩宽腰窄,身上穿着一件深色衬衫,手腕搭着一件西装外套,一双长腿在手工定制的西裤里长而笔直。
他拿着手机,低沉熟稔的嗓音就这样落进她耳里。
姜皎脚步停了下,然后把雨伞放置玄关,朝他走过去。
客厅里没开灯,恰是这将黑不黑之迹,一切都不甚明亮,也不甚昏暗中,他观赏力极佳的脸部线条不再具有压迫力,一双深沉的眸子也似不再那般疏离冷漠。
“回来了。”
见他拿下手机,她来到他身侧,从他手腕拿过那搭着的西装外套。
“嗯。”
似还有工作没做完,他拿着手机指腹在屏幕上滑动,垂下的眼睫括下一道深影,一如既往的无甚感情。
“去楼上洗漱一下吧,衣服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等你洗漱好我们一起回老宅。”
知道他今天会回来,她一早便把他的换洗衣服准备好。
这是三年来她常做的事,早已刻进骨子里。
沈随砚没说什么,短暂的时间后,拿下手机,脚步沉稳上楼。
去老宅不需要准备礼物,只是一家人吃顿饭,不是什么特定的节日,准备礼物反倒生份。
倒是沈随砚的小侄女喜欢吃她做的甜点,每次去老宅她都会提前做好。
雨声渐密,雨势大了,在天色愈发暗时,姜皎和沈随砚上了车,去往老宅。
老宅在青州以南,地处郊外,远离城市喧嚣纷杂,立于山水之间,是极好的养老佳地。
车将将驶入院中,便听见丫丫咯咯的笑声传来,很是欢乐。
此时天已黑,老宅里的灯火亮了起来,雨幕中,灯火重重,笑声,说话声絮絮从光影里漫出,倒是把这春雨的凉意掩盖了不少。
姜皎提着食盒和沈随砚下车,很快丫丫便跑了出来,开心的站在他们面前,脆生生的叫:“大伯,大伯母!”
姜皎眉眼微弯,脸上生出柔柔的笑,手落在她扎着的小丸子头上,把提着的一个食盒给她:“看看。”
她眼睛一瞬大亮,赶忙接过打开:“哇!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几岁的小姑娘喜欢童话故事,姜皎便做了其中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装在特定的盒子里给孩子,不比外面专业点心师傅做的差。
“喜欢吗?”
“嗯嗯!超喜欢!谢谢大伯母!”
“不用谢。”
大家都到了,姜皎和沈随砚是最晚到的,大家早便习以为常。
看见两人,大家都出了来,招呼着赶紧洗手吃饭,晚餐都做好了,就等着他们了。
姜皎和沈随砚一一叫人,致歉,随后坐上桌。
沈老爷子去的早,堪堪四十岁人便没了,留下孤儿寡母五人,但沈老太太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一个人挑起家中重担,抚养四个孩子长大,可由于老四年纪过小,又因为之前给沈老爷子治病,家中早便债台高筑,在沈老爷子去世不过三年,才五岁的老四便夭折了。
丈夫正值壮年去世,丢下孤儿寡母已是不易,而后孩子又走了一个,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怕都无法再走下去。
可老太太并没有被打倒,她再一次站了起来,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岁月里把三个孩子养大,直至现在儿孙满堂。
沈随砚的父亲沈明德占老大,生了三个孩子,两女一男,沈随砚是老三,上面两个姐姐,沈明承占老二,是沈随砚的二叔,下面是一子一女,沈明俞占老三,是沈随砚的姑姑,姑姑生了一个女儿,在国外留学。
老太太不要求孙子孙女一定要来,毕竟有的还在读书,确实来不了,但儿子女儿都必须到。
今晚沈家长辈都到了,和以往一样无一人缺席。
大家坐在一起吃晚餐,席间没有人说话,直至晚餐结束,大家才坐在一起说话。
姜皎带着丫丫玩,丫丫很亲近她,她也很喜欢丫丫,在嫁进沈家的这三年里,丫丫是待她最纯真的人。
“丫丫,去看看大伯他们下棋下的怎么样了,大奶奶待会想听你说。”文含音走了过来,弯身慈爱的看着她怀里的小人儿。
“下棋?大伯他们在下棋?”
“是啊,丫丫之前不是一直说让大伯教你下棋吗?现在大伯他们就在下棋哦。”
“哇!丫丫要看下棋!大伯下棋最厉害了!”
她飞快从姜皎怀里跑走,而姜皎也站了起来,看着这张随着小人儿离开而淡去了笑的脸:“妈。”
第2章
“随我来。”
文含音拢了拢披肩,上了楼。
姜皎睫毛微垂,脚步跟上。
老宅是典型的苏州庭院建筑,一钻一瓦,一草一木都透着浓浓的历史古韵。
听说老太太早年是青州大户的闺秀,后面因时局动荡,家道中落,这才嫁给了当初还仅是货郎的老爷子。
雨声大了,沙沙的打在草木上,盖去了许多声音。
姜皎随着文含音进了书房,窗门合上,寂静和着凉意无声蔓延。
“坐。”
文含音出声,姜皎坐到了她旁边一侧的沙发里。
“你嫁进沈家有三年了吧?”
文含音是书香门第出生,在她嫁给沈明德的时候老太太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头脑为儿女挣下了不小的家业,文含音嫁给沈明德,不算低嫁,但也算不得高嫁,只能说门当户对。
老太太注重家世清白,重家族家训,三年来姜皎对沈家已然了解至深,在文含音支开丫丫叫她上来时,她便知道文含音要说什么。
子嗣。
家族绵延少不得子嗣延续,她嫁给沈随砚到现在已三年有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也足够一个女人怀孕生子。
可她三年时间,没有一点动静,婆婆等到现在说,已经很给她体面。
“是。”
看着这张三年如一日的淡淡面色,姜皎除了安静回答,别无他法。
许是她太过安静,文含音眉头略皱了下,那心中压着的不悦终究落了眼:“这桩婚事我一开始便不满意,你的家世,学历,背景,没有一样配得上随砚。”
“但老太太亲口说的你,随砚也认可,我也就不说了。”
“可三年过去,你肚子一点消息都没有,你觉得这合适?”
语速不快,声音慢缓,良好的家教让文含音说话的声音都不大,甚至听不出一丝责备和不悦。
可姜皎知道,婆婆对她已是极为不满。
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但她和文含音之间没有任何婆媳关系的问题,不论是嫁给沈随砚之前,还是嫁给沈随砚之后,文含音都没有找过她麻烦,甚至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次。
可以说,她这个婆婆已然是极好。
姜皎说不出话了,诚如文含音所说,很不合适,她自己都觉得愧对沈家。
可是,她无法强迫沈随砚,她可以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妥帖,可以让他安心工作,可以让他不为家中之事有一点烦忧,但她无法让沈随砚跟她生孩子。
是了,到现在,两人夫妻三年,还没有夫妻之实。
……
一月吃顿团圆饭,自然不可能吃了饭就离开,大家要在老宅住一晚,而饭后就是大家说话闲聊之时。
沈随砚没有继承父母的文雅,反倒继承了老太太的经商头脑,而立之年便已是商界鼎鼎有名的人物。
但他并不高调,甚至极其低调,愈富愈隐,就连他结婚外界都不知道一丝消息。
“三哥,咱们来谈谈这次岭海的项目。”
趁沈随砚接电话的空隙,沈忆箖跑过来把他拉走。
沈家儿孙辈男丁就只有沈随砚和沈君由,也就是沈忆箖的哥哥,可家中爱经商的人并不多,沈随砚算一个,再有一个便是沈忆箖。
对于儿孙喜欢什么,老太太从不制止,更不会强迫说一定要做什么,所以沈家儿孙可谓是百花齐放。
沈明德爱书法,是书法家,娶的夫人文含音是画家,沈明承爱学术,这么多年一直在搞学术研究,他的太太则是医生,现在已经是一院之长,沈君由子承母业,也是一名医生,沈明俞则是走仕途,性格很强势,极像年轻时的老太太,她女儿未来的愿望是做法官。
至于沈随砚的两个姐姐,一个是钢琴家,一个是做文物研究,到如今,真正继承老太太商业头脑的,只有沈随砚。
沈忆箖知道自家底子厚,背景强,但她也是个要强的,不要家中帮衬,就要自己做出一番成绩,美其名曰,她要像她三哥学习。
沈家老爷子长的高瘦,听说祖上是马背上的王,天生的高鼻梁,深眼窝,沈家老太太祖上是位居高位的文官,天生的美人胚子,两人不论在外型和内里都是万一挑一的,儿孙辈也继承了他们身上的优点,个个都长的好。
尤其是沈随砚。
沈随砚长的其实不太像父亲,反倒更像他爷爷,他身高一八九,是沈家最高的一个,五官有如刀刻,


截图保存图片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发txt

上一篇: 只字不提爱,句句都是爱的短句说说文案(将...

下一篇: 姜皎沈随砚(姜皎沈随砚)全文免费阅读无弹...


 热门文章

中菲再次合作遣返离岸博彩业中国公民

中菲再次合作遣返离岸博彩业中国公民

教育部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教育部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