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蔓顾明峰全文完整版免费阅读-小说推荐姜蔓顾明峰精彩章节在线阅读

时间:2023-05-27 21:06: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偌大的郭府一片寂静,倒不是因为府里没人,而是书房里外无论是伺候起居的侍女,还是各个布庄的管事都低着头噤若寒蝉。
郭达去年本以为能赚到大钱,不曾想却亏了大笔银子。
偏偏在那个关头,身边最得力的管事田茂通干脆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个烂摊子让他收拾。
他一个人在京城,既要向上头述职,又要处理大批滞销的货物,忙得焦头烂额。
亏本的事情还惊动了内务府,如果不是他尽力打点了,恐怕明年给宫里供料子的差事,轮不轮得到他们郭家都不好说!
本以为宁州城有这么多管事在,起码比京城强一些。
没想到,回到宁州城还得处理这些破事,郭达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以前田茂通在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怎么说的?说田茂通没什么用,还打压你们不让你们施展。现在田茂通走了,你们倒是施展一个给我看看啊!”

“我最后问你们一回,南北杂货那防水布料,你们到底能不能做出来?”

底下的管事们一个个都苦着张脸。
南北杂货的防水布料横空出世,简直闻所未闻,他们连那料子上的涂层都刮下来了,却连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都没搞明白。
这种情况,叫他们怎么可能仿得出来?
郭达见他们个个跟瘟鸡似的,又要发火,一个管事上前一步。
“东家,我上次无意见听说,江家那位老太太前阵子去了趟青州……”

第423章  大当家的警告
江老太居然去过青州?
郭达愣了一下,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管事说道:“去年夏天去的,没过几个月又回来了。”
去年夏天不就是姜青和常鸿两人来的时候?
郭达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他千防万防不让全城的布商卖给姜青布料,却还是没防得过一个江老太!
他就说南北杂货的防绒布有种熟悉的感觉,原来是江家的东西。那么,这防水布料想必也是从江老太手里漏出去的。
江老太这个老不死的还真沉得住气,她儿子江成志死后,江家落败成那副样子,都没把防水布的方子给拿出来。
想到江成志,郭达脸色又沉了几分。
江成志那个痨病鬼,活着的时候处处压自己一头。
本来以为,自己最终熬死了江成志,笑到了最后。
没想到,江成志死都死了,几十年后居然又跳出来膈应自己。
“她现在在哪?还住在铜钱巷里?”郭达询问。
管事愣了一下,“这……小的就不知道了,要不小的现在就去打听?”
江家刚倒的时候,郭达用尽了浑身解数,想把江老太接进郭家。
明面上说得好听,两家毕竟世代相识,江家遭逢大难,郭家理应出几分力。实际上,则是为了江家独有各种织布的法子。
无论软硬兼施,江老太都一副不知情的样子,众人都以为一场大火,把江家曾经织布的法子也烧得灰飞烟灭。
久而久之,江老太一个没有用处的老妇,自然没人再去关注,只知道她离开江家后,就一直住在铜钱巷里。
“不必了!”郭达既然已经找到原因,就没想再耽搁下去,“我亲自去会会她便是!”
……
与邬家在海上的交易,被江州军在暗处伏击。
盐帮大当家突然出现,用火炮击沉一艘追捕盐帮货船的军船。
邬老大那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两边的货船分开逃走,邬老大没有火炮这种重器,哪里抵得过装备精良的军船。
邬家货船被军船追上,船上的邬家手下负隅顽抗,被军中精锐用箭羽射伤了大半。
邬老大本人下落不明,据说江州军都快把邬家货船拆了,都没能找到邬老大的踪迹。
张重山并不关心邬家的事,这回有惊无险,除了绝地逃生的侥幸之余,他更多的是心惊。
大当家这回出现得太及时了!
大当家出现交易地点不足为奇,他虽然不管底下的生意,可但凡重要些的,张重山都会命令亲信上报。
可大当家又是怎么知道,江州军会在那里埋伏的?
思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大当家在江州军中有眼线!
这些年来,朝廷对私盐打击得很严,能知道这种情报的只能是在军中有一定地位的将领。
大当家稳居宁州一带多年,自然有几分本事,可张重山怎么也没想到,大当家居然手眼通天,连江州军的情报都能弄到!
“二当家,该换药了。”
房门被人推开,罗坤手里端着放着伤药和纱布的盘子走了进来,盘子上还放着烈酒是用来清理伤口用的。
盐帮货船上没有大夫,受了伤都是他们自己缝针,自己上药。
久病成良医,常年在货船上“押盐”的帮众们都会自己处理轻伤。
至于重点的伤,那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熬得过去能得到一笔丰厚的补偿,熬不过去的便直接扔进海里,免得招来官兵的盘问。
上了货船的都清楚自己的下场,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既然吃了这碗饭,就随时做好了鱼腹葬身的准备。
“阿坤,这回我受伤,外头弟兄们的事就交给你了。”张重山肩膀上的伤虽不致命,但因为失了不少血,脸色不是很好。
“二当家安心休息就是,剩下的交给我。”罗坤拆开张重山肩膀上的绷带,看见里头深可见骨的伤口,顿时捏紧了拳头,“这个江武!”
罗坤对张重山忠心耿耿,只要张重山一句话,被刀子扎进肚子里,眉头都不皱一下。
江武把张重山伤成这样,船上的兄弟也折了十几个,罗坤额头上青筋毕露。
“我罗坤生平最恨叛徒,江武那小子跳海跳得早。他最好死在海里,要是落到我手里,不可能像他哥那样好过!”
张重山眼中闪过一道复杂的情绪,等罗坤帮他换好了药,一个儒生模样的人敲开房门。
一旁的罗坤也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出了房间,离开之前还用担忧的目光看了张重山一眼。
“宁军师。”张重山站起身来。
宁军师道:“二当家,同我到大当家那里走一趟吧。”
两艘大船在海上连成一座堡垒,相比于大当家的大船,张重山这艘货船就显得小了许多了。
张重山走到大当家的船楼里,大当家静坐在太师椅上,张重山走到他面前,他才睁开双眼。
“重山,身上伤势如何?”
大当家脸色平静,却有一种无端的压迫感。
张重山道:“小伤而已,不碍事。”
“听闻这回这个江武,是你手下之前一个叫江文的探子的亲弟弟。”
确实有这事,张重山只能实话实说。
大当家轻轻点头,漫不经心地说道:“重山,以你的身手。一只小虾米而已,不该把你伤成这样。”
张重山脸色微变,“大当家,重山一时疏忽,让江武成功逃脱。”
宁军师笑了笑,“二当家,你手下的人是该好好查一查了。这回邬家损失惨重,必是要向我们盐帮要个交代的。大当家亲自出动,动用火炮才将二当家救了下来,二当家可不要辜负大当家的信任才是。”
“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当家打断宁军师的话,“重山,接下来一段时日,你便好好休养,等过了这段时间再说吧!”
前后两个探子,后面一个还险些把半个盐帮搭进去,两人还是亲兄弟。
张重山当然明白,大当家不过是借着宁军师的口,敲打一番自己罢了。
……
张秀娥上街买了些料子,晚上坐在灯前给江老太做衣裳。
也不知怎么的,总是心绪不宁的,一不小心就针尖就扎了指头。
她把笸箩放到一旁,就见常鸿急匆匆跑进来,“娘,舅舅回来了!”

第424章  舅舅的秘密
张重山回来了,发白的嘴唇瞒不住人。
海上消息闭塞,信件有时很难及时送到。
这回遇到江州军伏击,他们回程更加谨慎,没敢再泄露一丝消息。
等张重山回到宁州城,才知道妹妹和外甥女来宁州看他了。
“大哥,你这是怎么了?”张秀娥吓了一跳,常鸿来叫她时,她就看出常鸿脸色不对劲。
怎么也没想到,张重山不过出门做趟生意,脸色就难看成了这样。
张重山当然不可能告诉张秀娥真相,刀口上舔血的人见惯了,却容易把家里人吓坏。
他勉强笑了笑,解释道:“路上遇到大雨,不小心染了风寒,在客栈多耽误了几日。”
风寒可大可小,症状轻时,一碗姜汤就压下去了。
来势汹汹时,可以要人命,病了一场,就让人元气大伤。
张秀娥也没有怀疑,每天亲自到厨房给张重山熬鱼汤补身体。
妹妹的好意,张重山自然不能拒绝,好在张秀娥也没每天必须盯着他喝。
身上有伤口不能喝鱼汤,只能白费了张秀娥的心意。
张秀娥并不知道这事,看着大哥的脸色一天天红润起来,还以为鱼汤都进了大哥的肚子。
张府的另外一处,夜深人静之时,江越却悄悄翻进院墙。
院中厢房里的烛火还没熄灭,映出房中人拆卷的身影,江院推门进去,确定没有尾巴跟着自己,才拴上了门闩。
“主子。”
顾明峰放下手里的书卷,问道:“查得如何?”
“这些天的鱼汤全都倒了,一碗都没喝。院里的小厮鬼鬼祟祟的,找了个地方烧带血的绷带。”
毕竟是别人的地盘,为防被人发现,江越也没敢翻墙进去,只能从侧面寻找答案。
越查,江越就越觉得奇怪。
“怕姜姑娘她们担心,没有透露受伤的事,也是人之常情。可看样子也伤得不轻,竟不找位大夫看看,就自己这么生挨着?这骨头也太硬了吧!”
顾明峰没有回答。
张重山到青州时,他就察觉张重山的不对。
若张重山是别人,他大可不管这事,可偏偏他是姜蔓的亲舅舅……
“你去把常鸿找来。”沉吟了一会儿,顾明峰说道。
姜蔓并不知道顾明峰和常鸿的事,也没有怀疑张重山生病的借口。
去年张重山离开后,福隆堂便拨了位手艺好的匠人到南北杂货待了几个月,姜蔓对大齐饰品的了解程度大幅上升,很快就把南北杂货的饰品送到福隆堂售卖。
正巧张重山回来了,姜蔓本人又亲自来了宁州城,福隆堂的管事便直接把这半年来的分红给她。
姜蔓这趟宁州城不能白来,干脆抽了几天时间,到福隆堂里学习。
她前世的生意没有涉及珠宝行业的,从管理到技术都大致上了解一遍,也更方便她以后管理南北杂货。
整个福隆堂都知道,姜蔓是张重山的亲外甥女。
从伙计到匠人,只要姜蔓有疑问的,他们都不厌其烦地给姜蔓解答。
这些人虽说都是她舅舅手底下的人,但一码归一码,别人对姜蔓态度好,姜蔓平时也没少投桃报李。
有了之前那位假冒的“表小姐”对比,福隆堂上下对姜蔓的印象不要太好。
“姜姑娘,据说之前那位是您的堂姐?”和姜蔓熟悉了之后,福隆堂的伙计话也多了起来。
堂姐?估且算是吧?
姜蔓也不想和伙计解释她和姜家的恩怨,也就默认了伙计的说法。
而且,伙计不提起姜莲莲,她都要忘了这一茬了,这半年来姜莲莲在程府当小妾,也不知情况如何。
“血缘上确实有这么层关系。”姜蔓问道,“她怎么了?”
伙计见姜蔓不反感,也就说道:“去年我还在湖上见过她一面呢!她被那位程大公子带着,一不小心把酒洒在程大公子身上,程大公子还骂她是破鞋。当时的场面……总之,就是挺丢脸的。”
程子方虽然骂得难听,但姜莲莲也不是什么冰清玉洁的。
先不说她一个已婚女子冒充未婚的,想要吊着程子方不放。
就说许子明,也不是她第一个男人。
之前她成功嫁给许子明,那是因为她有个好母亲,朱婉宁为了他把许子明算计了。现在没了朱婉宁,程子方又是个万花丛中过的,姜莲莲那点伎俩怎么瞒得过他?
姜蔓虽然不在意什么贞洁不贞洁的,但姜莲莲落到这副境地,只能说她活该!
相比起姜莲莲,姜蔓对自己饰品在福隆堂的情况更感兴趣。
她随口问道:“不知买我们南北杂货首饰的客人们,是自己相中的还是大伙给推荐的?”
南北杂货的首饰拿到福隆堂来卖,不用多想就知道张重山会让底下人多向客人推荐。
姜蔓更加好奇,这些首饰在宁州真正的受欢迎程度。
伙计也明白她的担心,笑着说道:“姜姑娘放心吧,从您那过来的首饰,就没一样不受欢迎的。都不用我们多说,客人们自己一眼就相中了,能占咱们福隆堂生意的两成呢!”
别看区区两成,福隆堂本来就是宁州城最大的珠宝行,来这里的客人们眼光都很高。
能被他们看中,南北杂货首饰绝对够格。
伙计本以为,姜蔓听了这话会放心不少。
没想到,姜蔓一听眉头就微微蹙起来了,“你说,南北杂货的首饰就能占两成?”
“千真万确,我们每天都在铺子里,卖了几件首饰出去那还能不知道吗?”伙计的专业受到质疑,连忙拍着胸脯保证。
姜蔓不禁沉吟起来,她记得之前管事和她说过,福隆堂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如果管事没说谎,那说明福隆堂往年的收益比今年的低,按照去年半年的分红推算,不能算出这些年来福隆堂的总收益,也能算出一个大概的上限。
要是按照这个上限来算,她舅舅在梨花巷的大宅子,在金泽镇的大手笔,以及许许多多价值不菲的物件,一件就是几百上千两……一个区区的福隆堂真的支撑得起?

第425章  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
很显然,一个福隆堂是支撑不起张重山的开销的。
就算姜蔓早已经知道,张重山肯定不只福隆堂一门生意,但大体估算出福隆堂的利润后,还是不由暗自心惊。
张重山去年离开青州之前,曾经同她说过,绝没有伤害过一个好人。
姜蔓相信,张重山没必要撒这个谎。
那么,在古代除了杀人越货以外,最挣钱的生意有什么?
无非是以盐铁为主的朝廷垄断生意,以及进行远洋航行,赚取高额差价的香料丝绸茶叶等商品的贸易。
远洋贸易许多人都在光明正大地做,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生意,张重山没必要遮着掩着。
那么剩下的,就只剩盐铁生意了。
宁州南部多产丝绸,北部靠海的地方整个大齐有名的盐场。宁州北部海岸线有面积十分广阔的滩涂,气候条件也很适宜产盐,整个大齐三分之一的海盐都产自宁州,甚至有个地方就叫咸城。
朝廷官盐的售价是每斤四十五文,在产盐地区每斤只卖几文钱,私人开采的成本甚至可以更低。
拥有大量的海盐资源,不用愁卖不出去,利润还高得吓人,整个宁州有多少私盐贩子铤而走险?
在朝廷科技水平并没有领先民间太多的古代,有些私盐贩子甚至可以积攒资本组建军队。
想到这里,姜蔓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如果她猜得没错,她舅舅恐怕做的就是这门生意了。
果然,最挣钱的法子都写在了刑法里,大齐也不例外。
劝张重山回头是岸?
姜蔓并不觉得自己有这本事,这其中的利益纠葛太多,再说了她舅舅比她的主意还正呢。
至于张重山万一被抓,会不会连累她们母女,这点姜蔓倒不担心。
张重山特地改了名字,回青州连父母的坟前都不去上香,就显然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了。
……
张重山早起就一直待在书房里。
临近午饭时分,吴管家推开房门走进来。
“老爷,兄弟二人都安置好了,在乡下给了地契和田产。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会有人找到他们。”
信息没那么发达的好处,就是随便找个地方一猫,一般不大有人找得到。
这种时代,在茫茫人海里找一个人,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海捞针。
实在不行,找个深山老林随便一躲,就是官府发通缉令都不一定找得到。
“安置好了就好。”
张重山闻言点了点头,视线基本没离开过书卷,吴管家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他压低声音说道:“老爷,那位顾公子似乎发现了什么。”
人倒是没进院子,不过很多事情没必要进院子,通过蛛丝马迹就能推断出来。
他早就看出来了,顾明峰可不是个简单的。
张重山终于放下手里的书卷,“哦?他已经发现了?”
吴管家脸色担忧,“您说,万一这位顾公子查出咱们做的事,把事情捅出来了该如何是好?”
张重山没吴管家这么紧张,听到这话也只是微微一笑。
“放心,那小子拿不了咱们怎么样,就算为了蔓蔓,他也不可能闹大的。”
吴管家当然知道张重山底气那么足的真正原因,但顾明峰官家身份,又是皇亲国戚,万一一心为了大齐闹了起来,大当家那边首先就不是吃素的。
张重山闻言心情却好了不少。
他有个这么聪明的外甥女,当然得配个厉害外甥女婿。
顾明峰要是这点能耐都没有,那他还不乐意承认这门亲事呢!
然而,等到了吃午饭时间,张重山的心情很快就没这么美妙了。
前几天,他的伤还没怎么好,吃喝都和其余人分开,倒还没什么。
今天中午肩上的伤好了不少,按照往常的经验,就能适当吃一些清淡的菜了。
几人来到宁州城,一家人第一次聚在一起吃午饭,张秀娥显得分外开心,自己没怎么吃,不停地给其余人夹菜。
特别是张重山这个“病号”,面前的饭碗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张重山吃得开心,但也注意到自己对面两个臭小子,打一进门就盯着他看呢!
“舅舅病了一场,多吃点补补身体,不然我们可都得担心坏了!”
常鸿和顾明峰对视一眼,隔着一个大圆桌,就夹了只大鸡腿,用力地压在张重山面前的“小山”上。
碗里的一大堆菜晃了晃,差点掉在桌上,还是张重山眼疾手快用筷子稳了稳,那只大鸡腿才稳稳地盖在碗上。
常鸿被张重山凉飕飕的眼神一看,讪讪一笑。
他也不想的,可谁让昨天大晚上的,顾明峰还把他叫去“谈心”呢?
事关张秀娥和姜蔓,他自然不敢马虎,就算把舅舅得罪了,他也得这么干。
常鸿那点心思,张重山一眼就看出来了,他不动声色地吃起鸡腿。常鸿那边没话找话说了几句,顾明峰果然就开口了。
“舅舅这回出去一趟都晒黑了,想来一定很辛苦吧?”
谁是他舅舅?自己才不是他舅舅呢!
张重山心里一阵冷笑,脸上却笑嘻嘻。
“车马劳顿在陆上跑了一整个月,确实累得不轻。不过手里的生意,不亲自去的话,交给底下的人我不放心。”
“哦?”顾明峰面露惊奇,“我还以为舅舅晒得这么黑,是海风吹的呢。”
春天的太阳有这么毒辣?
张重山道:“没办法,天生就长得黑。”
张秀娥哪里知道,两人在打什么谜语,见张重山饭碗里的菜少了不少,便又给张重山夹了几只大虾。
“大哥,多吃点虾,虾能补身体!”
张重山的筷子顿了顿,就听顾明峰意有所指地说道:“婶子说得对,鱼和虾都很补身体。”
“……”张重山觉得自己本来已经不痛了的伤口,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都说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是爹娘的皮甲。
冬天时候冻得很,夏天时候又太热。要扔也舍不得,只能穿出来涨涨面儿。
从前他不明白这个道理,现在总算明白了,看着眼前这两个混小子,要不是他妹妹和外甥女喜欢,他恨不得一拳一个。

第426章  咱们舅舅是卖私盐的
一顿饭吃得暗潮汹涌,只有张秀娥一个毫不知情。
午饭吃得差不多,谁也没在饭厅里多留。
张重山把面前的饭菜解决完,就说自己吃得太撑,要出去走走。
他倒也没有说谎,常鸿和张秀娥两人轮番给他夹菜,他确实撑得不行。
虽然主要原因,是被两个混小子的气着了,还不能当着姜蔓和张秀娥的面发脾气。
张重山出来这么多年,啥时候有过这种憋屈劲?
“娘,蔓蔓,我和明峰也吃饱了,我俩在宁州城下午还有个朋友要见,出去一趟晚上回来啊!”
常鸿见张重山走了,连忙拉起顾明峰往外走。
整个宅子都是张重山的人,他俩要说张重山的事,自然不能在人家的地盘说。
两人到外头找了家合适的茶楼,要了间能够谈论密事的雅间,叫了茶水就讨论起来。
“明峰,你说咱们舅舅到底是做什么的啊?”常鸿迫不及待地询问顾明峰。
上回他没有在梨花巷住多久,和姜蔓的事情也多,并没有注意到张重山宅子里的摆设。
这回再来到这里,仔细一看才发现好家伙,张重山宅子里摆的不少物件都是真货!
本来他以为这些都是张重山的珠宝生意挣来的,可经过昨晚被顾明峰已提醒,再回想起从前的种种,这才察觉出不对劲来!
连他自己都没发现,和张重山相处时,他总是下意识地带着和京城长辈相处时的恭敬。
——张重山身上的气势太足了,根本不像做生意的人!
顾明峰看了常鸿一眼,“朝廷有三分一的海盐都出自咸城,宁州周边几个州的盐几乎全是咸城开采的。大齐自开朝以来,就定下规矩只能由官府贩盐,但几个产盐地区却屡禁不止。”
“明峰,你是说……”常鸿瞪大眼睛,“咱们舅舅是卖私盐的?”
常鸿是真的被张重山惊到了,私盐贩子啊,难怪张重山富得流油,贩私盐的能没银子吗?
给张秀娥和姜蔓的那点银子算啥?要不是怕被人发现,张重山无儿无女的,恐怕更多银子都不在话下。
“如果我猜得没错,八九不离十。”顾明峰嘴上这么说,眼神却透露着坚定。
两人家中长辈都在朝为官,未来也肯定会走仕途,贩卖私盐的后果如何,比平常人更加清楚!
自古以来就不乏私盐贩子为祸一方,乃至于造反的,一旦抓到都是从严处理。不但自己性命难保,更会连累家人。
张重山真是给他们出了个难题!
“明峰,那我们……”常鸿头疼不已。
从现在开始,和姜蔓、张秀娥断绝关系?他早把两人看成自己的亲人,扪心自问做不到。
他自己想不到主意,只能看向顾明峰。
从小到大,顾明峰的主意就正,只要跟着顾明峰,就没有一回出错的。
常鸿犹豫不决,顾明峰又何尝轻松?
他当然不可能和姜蔓撇清关系,张重山怎么样他不关心,他的媳妇儿自然不能出一点差错。
“即刻安排下去,蔓蔓的舅舅是张贵,张重山与张贵是两个人。南北杂货与福隆堂也不过与青州其它银楼一般,只是合作关系罢了。”
至于张重山能劝就劝,既然连名字都已经改了,应该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
姜蔓和张秀娥没能顾得上这些,因为吃过午饭之后,江老太就不见了。
张秀娥还以为江老太回屋睡午觉去了,结果到她房里一看,床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哪里像有人睡过的样子?
张秀娥带着几个丫鬟,整座宅子都找了一遍,没看见江老太人,这才来找姜蔓。
“娘,您别担心。宅子里都是自己人,既然她老人家不见了,那一定是自己出门的。咱们到门房问问,说不定老太太只是回铜钱巷去了呢?”
张秀娥一想,这才想起来,一拍自己的大腿。
“前几天就念叨着要回铜钱巷,我拦着没让。昨晚好像又念了一嘴,当时我忙着做衣裳就没放在心上。”
两人走到门房一问,门房的下人还挺有印象。
“吃过午饭出来的,当时还念叨着说,要回家收梅菜呢!”
这些天江老太进进出出,门房这边也没当回事,问了一嘴就让老太太出去了。
总算知道江老太去哪了,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现在整个巷子的人都知道,江老太有几个不好惹的亲戚,应该不会有人不长眼再去欺负她。就算碰到葛春林,葛春林要拿江老太撒气,也得掂量掂量自己付不付得起这个责任。再说了,陶海夫妻也住在巷子里头,夫妻俩通常只有上午卖菜,下午得在家休息,第二天才能抹黑起来去找菜贩子买菜。
有两人在,也不能让江老太被欺负。
不过,姜蔓既然知道江老太去了哪儿,当然也不可能让也自个儿去,自个儿回。
别说这么大年纪一老太太了,就是从梨花巷到铜钱巷,也得走好长一段路呢!
两人不放心江老太,便赶紧让人套了马车。
一上马车,濛濛细雨就下了起来。
宁州没有青州靠南,春节过后下起雨来,还有些倒春寒。这块地方的雨,除了台风天气,比起青州要温和得多。下起雨来老天爷给的征兆很足,天会提前阴那么个半天,然后从小雨慢慢变大。
昨天就开始阴了一天了,难怪江老太非要回去看她的梅干菜,下雨的天气不赶紧收起来,恐怕真的要长霉。
两人在铜钱巷口下马车,铜钱向外头的街上,还看到了零星几个穿着南北杂货的防水羽绒服的人。
姜蔓见巷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动静,稍稍放了点心。
可到江老太家门前一瞧,江老太家的大门却是锁着的。
“你们说什么,江大娘回来了?我们从街上卖菜回来,没见到江大娘她人呀!”高氏被姜蔓一问也傻眼了。
姜蔓一听,得,啥也别说了,赶紧找人呗!
好在有几个邻居看见了,冲三人说道:“我看见了,老太太回来收梅菜呢!后来,有个有点胖的男人来找她,两人就一起出去了!”

第427章  江老太发威
来找江老太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郭达。
再次见到江老太,郭达心情有些复杂。
两人上回见面,江老太还是堂堂的江家老夫人。
相隔这么多年,哪里还有当初江老夫人一星半点的模样,完全就是个普通老太太,还是看起来有点刻薄的样子。
郭达找到江老太,也没为难她,而是客客气气地把人请到外头的茶楼喝茶。
此时,看起来有点刻薄的江老太,就用一副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他。
他好歹也是现任宁州织造,江老太半点敬着他的意思都没有。
“江老夫人,上等的碧螺春,不知合不合您的口味呀?”
“陈茶也拿来招待人。”江老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嫌弃地皱起眉头。
有求于人,郭达也不好趾高气扬,摆出一副笑脸对着江老夫人。
他也不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放低身段也没那么难,京城姚建元的呼来喝去他都忍下了,讨好一个老太太算什么?
仔细说起来江家与郭家算世交,江老太也是他的长辈呢!
郭达立马喊来伙计换了壶茶,“您试试这壶铁观音。”
“太涩,不好喝。”
“肉桂呢?”
“这不是正岩肉桂吧?”
老太太的嘴可够刁的,什么正不正岩的,他都只能分出价格上的差别,老太太的嘴一尝就尝出来了。
郭达狠了狠心,叫来伙计换了壶最贵的上来。
“江老夫人,这可是今年最早一批明前龙井,这茶总够味了吧?”
江老太不紧不慢喝了一口,终于满意点头,“这茶还差不多。”
当年江成志去世后,郭达找江老太想要以江家的织布的技艺为条件作为交换,来给江老太养老,江老太一回都不肯赏脸。
今天他来找江老太,只和江老太说了一句话,江老太就跟他来了茶楼。
郭达一脸的高兴,“江老夫人要是喜欢,那往后您的茶晚辈就全包了!”
江老太当然也不傻。

相关Tags:心情

上一篇: 沈安娴楚缜(沈安娴楚缜)最后结局如何-正...

下一篇: 姜知漓容礼(姜知漓容礼)全文无删减版免费...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