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甲钴胺傻傻分不清楚?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3-07-03 11:03: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提到甲钴胺,是不是总会习惯性的想到维生素B12?

其实这两种药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不能够完全等同。

那么,维生素 B12 和甲钴胺是同一种药物吗?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维生素 B12 即钴胺素,是一类含钴的复杂有机化合物,根据维生素B12的化学结构显示,钴的β位上连接不同的功能团又叫不同的钴胺素。

如果与氰根相连接就是氰钴胺;如果与甲基相连接就是甲钴胺;如果与羟基相连接就是羟钴胺;如果与腺苷基相连接就是腺苷钴胺。

维生素B12主要包括:氰钴胺、羟钴胺、腺苷钴胺、甲钴胺四种维生素。

由此看来,甲钴胺是甲基化的维生素B12,属于维生素B12家族之一,但并不是维生素B12,这是两种不同的药物。

甲钴胺为内源性的辅酶B12,存在于血液、骨髓中,与其它维生素B12相比,甲钴胺对于神经元的传导有良好改善作用,另外与其它维生素B12相比在体内可被直接利用,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这也就是甲钴胺用于神经系统病变时效果要优于维生素B12的原因。

另外,维生素B12服用后并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维生素B12进入血液循环后,需要转化为甲基钴胺和辅酶B12才具有活性作用。而甲钴胺是可以不经过肝脏代谢,不需要进行生物转化,可以直接发挥活性作用,可以直接被机体所利用。

因此,可以看出,甲钴胺在使用过程中相比于维生素B12作用更直接,疗效更肯定。

两者可以相互替代使用吗?

维生素B12、甲钴胺都是作为辅酶参与人体内的生化反应。主要作用为促进甲基转移;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身体的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和周围神经疾病。

口服维生素B12只有与内因子结合(胃粘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才能透肠壁吸收入血,在细胞内转化为甲钴胺而发挥生物活性。因缺乏内因子而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疾病,如某些恶性贫血,维生素B12只能注射给药。但甲钴胺不受这些限制,口服后可直接被机体吸收利用。

甲钴胺对神经组织具有更好的传递性,更易进入神经细胞,在治疗周围神经性病变方面效果更好,不推荐维生素B12替代甲钴胺或腺苷钴胺。而治疗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时,维生素B12和甲钴胺疗效相当,可替代使用。

有国内学者在临床中将甲钴胺与维生素B12联合应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治疗有效率高达95%;同时用于治疗麻痹性斜视,从而对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通过一个月的治疗甲钴胺的疗效要优于维生素B12,在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甲钴胺的疗效较维生素B12更加显著,并且发现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麻痹性斜视中,以糖尿病引起的麻痹性斜视效果最好。因此,甲钴胺较维生素B12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由此看来,两种药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在治疗时需合理使用。

用法用量

维生素B12、甲钴胺用法用量、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 | 中国药店

上一篇: 除了静脉给药,化疗药物还有哪些不同给药形...

下一篇: 重磅!ORR达96%!首款BCMA靶向C...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