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胸痛反复发作,可能是肋软骨炎

时间:2023-04-23 17:17: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患者:“医生,我总是胸痛。”

医生:“做检查:胸部CT,心电图,抽血化验。”

医生:“结果显示都没有问题,但总是反复,极度怀疑肋软骨炎,建议到骨科、胸外科检查”。

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发生在颈部以下、肋骨下缘以上的疼痛,都认为是胸痛。

胸痛在很多大医院都有其专门就诊的地方——胸痛中心,因为多数情况下导致胸痛的原因危险程度较高。

胸痛的病因

  • 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等

  • 胸膜疾病,如胸膜炎、气胸等

  • 肺部疾病,如肺癌、肺栓塞等

  • 食管炎

  • 外伤,如肋骨骨折

  • 肋间神经炎

  • 带状疱疹

  • 精神心理,如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胸痛的常见部位及病因

胸痛的分类与病因

而今日要介绍的是引起胸痛的较轻微疾病:肋软骨炎。

肋软骨炎又称Tieze病或Tieze(泰齐)综合征,是指胸骨与助骨交界处的软骨发生的炎症反应。

表现为前胸壁处部位较为明确的疼痛,常伴有肿胀的感觉,按压此处或进行活动时疼痛可加重,是胸外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

肋软骨炎的疼痛程度不等,容易反复,病程长短不一,数月或数年,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一、疾病类型

肋软骨炎按照病因不同,可分为感染性 (化脓性)肋软骨炎和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1.感染性肋软骨炎

多由细菌感染导致,可以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 原发性,多因为血液中细菌定植在此处所致

  • 继发性,可能是心胸外科手术或外伤导致的

2.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肋软骨非化脓性炎症,又被称为Tietze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肋软骨炎类型,多发生在胸骨旁的第2~4肋软骨处,以第2肋软骨最常见。

研究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关节韧带损伤、内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

二、流行病学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多发于25~35岁成年人,女性居多,男女之比为1:9。老年人亦有发病。

好发于第2~4肋软骨交界处,一般为多发性,见于一侧胸骨旁,或为两侧对称性,单发者以第2肋软骨常见。

感染性肋软骨炎是一种较少见的外科感染。

三、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病毒感染

  • 胸肋关节韧带慢性劳损

  • 免疫或内分泌导致肋软骨营养障碍

  • 胸部遭受剧烈撞击

  • 提举重物或剧烈运动

  • 剧烈咳嗽、打喷嚏

  • 细菌血源性感染

  • 肿瘤

  • 创伤

  • 心胸外科手术等

四、症状

最主要症状为胸前部位疼痛,并可能放射到背部或腹部,按压肋软骨部位可能出现压痛。

1.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 症状较轻时可能仅稍微胸闷,随着病情严重,可慢慢表现为胸痛;

  • 胸前疼痛症状多表现为钝痛、隐痛,偶尔表现为针刺样疼痛,疼痛部位比较固定;

  • 咳嗽、深呼吸、活动胸壁等动作可加重疼痛;

  • 肋软骨肿大隆起,按压时疼痛明显;

  • 皮肤无发红、发热。

2.感染性 (化脓性) 肋软骨炎

  • 前胸壁病变部位出现持续性的肿痛,位置较为固定;

  • 疼痛多无法自行缓解:

  • 皮肤可能出现红肿;

  • 按压疼痛部位时可能触摸到波动感。

五、检查

1.体格检查

  • 检查患者胸痛部位,检查肋骨与胸骨连接部位是否有压痛;

  • 可能要求患者变换手臂姿势,观察是否存在姿势改变症状加重的情况;

  • 可能要求患者深呼吸、咳嗽,观察是否存在症状加重的情况。

2.其他

  • 感染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升高(感染性肋软骨炎)。

  • X线、MRI、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

图:肋软骨炎。

白箭头所示为正常肋软骨,黄箭头所示为病变肋软骨。

六、治疗

1.急性期治疗

一般以消炎镇痛为主。

2.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一般只进行对症治疗,如服用镇痛药、热敷、理疗或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3.感染性(化脓性)肋软骨炎

早期采用针对性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可先行保守治疗。

4.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七、预防

  •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

  •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 在劳动及运动时,应保证正确姿势,不要用力过猛,提防胸肋软骨、韧带的损伤;

  • 多吃蔬菜、水果,多食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

上一篇: BMC Ophthalmology:病理...

下一篇: 误诊多少了?这不是骨折!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