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ine:绝经后中国妇女骨质疏松风险与骨保护素基因T950C多态性的关系

时间:2023-04-23 09:16: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特点是骨密度低,易发生脆性骨折。大约50%的女性在绝经后至少经历过一次骨折,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是老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据报道,目前中国有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人数为8390万。到2050年,它将增加到2.12亿人然而,目前接受筛查的有骨折高风险的人数远远少于实际导致骨折的人数因此,还需要更多的危险因素来更准确地识别骨折高危人群,阳性家族史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绝经后妇女免疫状态的改变与持续的骨破坏有关。在雌激素缺乏的情况下,B淋巴细胞通过核因子-B配体受体激活因子(RANKL)/骨保护素基因(OPG)信号通路调节破骨细胞的发生,在骨质流失中起重要作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后OPG水平显著升高。这表明OPG在骨质流失中起重要作用。对OPG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也已广泛开展,但关于T950C对骨质疏松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先前的荟萃分析显示,OPG基因rs2073617 (T950C)对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无显著影响。在多民族荟萃分析中,T950C对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也没有显著影响。然而,T950C与绝经后亚洲女性腰椎骨密度有关然而,由于雌激素、性别、种族、地区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上述结果的适用性仍存在争议。在对中国人的meta分析中,总体上没有发现相关关系。然而,在中国南方和绝经后人群的亚组分析中,认为T950C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相关性遗憾的是,关于区域差异与雌激素水平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不足。

目的:本次荟萃分析的是OPG T950C多态性与骨质疏松风险的关系,研究对象均为绝经后的中国女性,因此遗传背景没有差异。

方法:截至2022年11月,借助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进行系统的在线调查,寻找病例对照研究,探讨骨保护素基因(OPG) T950C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易感性的相关性。

结果:本研究纳入6项研究,共纳入1669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例和2992例对照。在隐性模型中,具有CC基因型(T950C位点突变纯合子)的绝经后妇女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说明OPG T950C的CC基因型可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预防作用。在地理区域分层分析中,华南人群在优势模型[CC + TC (T950C位点杂合子)vs TT (T950C位点野生型纯合子)]下具有显著更高的风险:优势比= 1.34,95%置信区间= 1.17-1。P < 0.01],而华南人群在隐性模型下的风险显著降低(CC vs TC + TT:优势比= 0.79,95%置信区间= 0.69-0)。P = .02)。

表1 OPG T950C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风险的关系

图1 隐性模型中OPG T950C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风险相关性的森林图。骨保护素基因。

图2 在优势模型中,OPG T950C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风险之间的关联的森林图。骨保护素基因。

结论:根据这项荟萃分析,OPG T950C多态性可能与绝经后中国妇女骨质疏松症风险相关。由于这项研究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大规模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原文出处: Xia Y,  Chen H,Association of osteoporosis risk and polymorphisms of osteoprotegerin gene T950C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A PRISMA-compliant meta-analysis.Medicine (Baltimore) 2023 Apr 07;102(14) 

上一篇: Front Public Health:...

下一篇: Transl Clin Pharmaco...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