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肺腺癌切除后的复发类型和患者预后会因CT上是否有GGO不同而不同!

时间:2023-06-01 18:41: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众所周知,非小细胞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其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肺癌被诊断时即为晚期,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尽管接受了完全的手术切除,但仍会出现疾病复发,据报道复发率在30%-75%之间。大多数的复发是以远处器官为首要复发部位,并在手术后的头两年内发生。

影像学上,肺癌可以根据CT上是否存在磨玻璃密度灶(GGO)来分类。在病理分析中,GGO成分与表皮生长相关,而实性成分则与侵袭性相关。众所周知,在影像学上表现为GGO的肿瘤,其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少,在其早期阶段的预后也比纯粹的实肿瘤好。虽然第八TNM分期系统只考虑肿瘤实部分的大小,但仍发现GGO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有利预后因素。然而,具有GGO的肿瘤的复发模式和复发后的特征仍然是未知的。当具有GGO的肿瘤复发时,可能很少转移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这可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表现为GGO的肿瘤比实性肿瘤有更好的预后。

考虑到复发的治疗方式通常由是否有远处转移决定,以前对复发模式的分类可能低估了远处转移对生存的影响。此外,在Sugimura等学者的研究中,与肺部复发相比,骨、脑或肝的复发与较差的生存率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复发模式与复发后的生存率之间的关系需要用影像学上不同的复发模式分类进行重新评估。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影像学上的复发模式以及根据CT上GGO的存在与接受切除肺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进行早期的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项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了2010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CT检查后进行肺叶切除或肺切除的肺腺癌患者。根据GGO的存在,将患者分为两组:GGO腺癌和实腺癌。调查并比较了两组患者在后续CT检查中的复发模式。采用Cox回归法评估了患者分组对复发时间、复发后生存(PRS)和总生存(OS)的影响。

1019名患者中(平均年龄,62岁±9[SD];520名女性),487人患有GGO腺癌,532人患有实腺癌。实腺癌患者的复发率(36.1%[532名患者中的192名])高于GGO腺癌患者(16.2%[487名患者中的79名])。远处转移是实腺癌组和所有临床阶段中最常见的复发方式。在临床I期的GGO腺癌中,所有区域复发都出现同侧肺转移(39.2%[51例中的20例]),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脑转移在临床I期实腺癌患者中更为常见(16.5%[97名患者中的16名])。GGO的存在与复发时间和OS相关(调整后的危险比[HR],两者均为0.6[P < .001])。复发模式是PRS的独立风险因素(调整后的HR,远处转移为2.1[P < .001],脑转移为3.9[P < .001],以局部区域复发为参考)。


一名58岁的男性在手术切除肺腺癌后出现同侧肺转移的增强CT图像。(A)肺窗设置的CT图像显示,右下叶有一个34毫米的部分实性肿块,其中有一个18毫米的实性成分。分期胸部CT或PET/CT未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未显示)。患者的临床分期为T1bN0M0,总分期为IA2。(B)术后1年常规随访时获得的CT图像显示,在术后2年7个月获得的(C)CT图像上重新排列的右中叶有几个新出现的微小结节(箭头),且大小和数量都有所增加,表明同侧肺部转移。该患者接受了化疗

本项研究表明,复发模式、复发时间和总生存率在CT上有和没有磨玻璃密度灶的患者之间有所不同,其中复发模式与复发后的生存率有关。 

原文出处:

Sohee Park,Sang Min Lee,Jooae Choe,et al.Recurrence Patterns and Patient Outcomes in Resected Lung Adenocarcinoma Differ according to Ground-Glass Opacity at CT.DOI:10.1148/radiol.222422

上一篇: Front Endocrinol:阿仑磷...

下一篇: Cardiovasc Diabetol:...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