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tochem Anal:用质量生物标志物评价中药质量——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例

时间:2023-05-27 11:38: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中药质量控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化学成分。然而,检测单一或多种化学成分并不能充分证明质量与疗效之间的特异性和相关性

目的:解决质量控制与疗效缺乏关联的问题。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质量生物标志物(Q-biomarkers)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以复方丹参滴丸(CDDP)的血管扩张功效为例进行研究。

方法:在Q-biomarkers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中药中的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预测靶点。通过蛋白质组学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潜在的Q-biomarkers。构建了结合预测靶点和潜在Q-biomarker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Q-biomarkers。

结果:CDDP有32个成分和79个预测靶点。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23种差异蛋白的表达随药效学和组分的变化而变化。CPSF6、RILP11、TMEM209、COQ7、VPS18、PPPP1CA、NF2和ARFRP1与血管舒张高度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NF2和PPPP1CA与预测蛋白密切相关。因此,NF2和PPPP1CA可以被认为是CDDP的Q-biomarkers。

结论:该初步研究表明Q-biomarkers理论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可行性Q-biomarkers的概念为加强临床疗效与中医药质量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新颖、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方法。

原始出处:

Shen Q, Wu Y, Li Z, et 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ing quality biomarkers: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as an exampl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May 24]. Phytochem Anal. 2023;10.1002/pca.3238. doi:10.1002/pca.3238

上一篇: Cancer Cell:许琛琦/宋保亮发...

下一篇: WJP:出生后全身性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早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