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HCC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术前IVIM评估

时间:2023-05-25 09:38: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肝细胞癌(HCC)是全世界范围内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2020年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手术切除是治疗HCC的最有效方法。虽然肝切除后肝脏可以通过增生反应机制进行再生,但当损伤或伤害超过肝脏的再生能力时,肝脏再生(LR)也可能受到抑制。因此,术前对LR的评估对于确保肝切除术的安全和改善预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除了切除的体积和年龄外,晚期肝脏纤维化也与不良的LR密切相关。目前,许多方法被用于术前评估肝纤维化,如肝活检、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剪切波弹性成像和纹理分析。然而,这些方法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包括侵袭和取样误差、观察者之间的可行性以及需要特定的设在准确的术前评估LR方面的临床适用性仍不确定。

肝脏纤维化与胶原纤维的逐渐增加和胶原沉积物的积累有关,可以影响水分子的扩散并导致门静脉血液灌注的减少。因此,体外非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显示了通过揭示肝脏纤维化的进展来预测LR的潜力。就我们所知没有研究评估肝切除后HCC患者的IVIM参数与LR之间的关系。

研究报道,肝脏体积可以直接反映肝脏容量和肝细胞的数量,并能更准确地评估肝脏功能储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生指数(RI)等参数反映的术前和术后肝脏体积的差异,也可以间接反映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恢复情况,RI也被作为评价LR的直接方法。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IVIM参数对肝切除术后HCC患者术前评估LR的价值,并根据肝切除术的类型进行了子分析。

本项研究最初共招募了175名HCC患者。表观弥散系数、真实弥散系数(D)、假性弥散系数(D*)、假性弥散分数(f)、弥散分布系数和弥散异质性指数(Alpha)由两位独立的放射学家测量。Spearman相关试验用于评估IVIM参数与再生指数(RI)之间的相关性,再生指数的计算方法为100%×(术后残肝体积-术前残肝体积)/术前残肝体积。采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RI的因素。 

最后,研究对54名HCC患者(45名男性和9名女性,平均年龄51.26±10.41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类内相关系数在0.842至0.918之间。在所有患者中,使用METAVIR系统将纤维化阶段重新分类为F0-1(n = 10)、F2-3(n = 26)和F4(n = 18)。Spearman相关测试显示D*(r = 0.303,p = 0.026)与RI相关;然而,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D值是RI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p < 0.05)。D和D*与纤维化阶段显示出适度的相关性(r = -0.361,p = 0.007;r = -0.457,p = 0.001)。纤维化阶段与RI呈负相关(r = -0.263,p = 0.015)。在29名接受小肝切除术的患者中,只有D值与RI呈正相关(p < 0.05),与纤维化阶段呈负相关(r = -0.360,p = 0.018)。然而,在25名接受大面积肝切除术的患者中,没有任何IVIM参数与RI相关(P>0.05)。 


 一名54岁的男性HCC患者在肝切除术后再生指数较低(37.45%)。A ADC图:根据术后CT图像,右叶未切除的无病灶区域的ADC值为1.22×10-3 mm2/s。B D图:右叶未切除的无病灶区的D值为4.20×10-4 mm2/s。C 术前模拟手术切面的轴图像。D 术前模拟手术切线的三维图像,PHRR为41.32%。E D*图:右叶未切除的无病灶区的D*值为17.90×10-3 mm2/s。F f图:f值为0.649×100%。G 术后第四个月的实际残余肝脏的轴位图像。H 术后第四个月的实际残余肝脏的三维图像。I 无病变区的纤维化阶段经组织病理学证明为F4(原始放大倍数,×10)

研究表明,D和D*值是评估肝脏再生的可靠术前预测指标,为临床进行早期的风险分层提供了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持。

原文出处:

Qian Li,Tong Zhang,Feng Che,et al.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iver regeneration after hepatectom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DOI:10.1007/s00330-023-09496-1

上一篇: academic radiology:C...

下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究...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