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epatology:评价肝硬化患者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时间:2023-10-31 14:27: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肝硬化患者静脉注射碘对比剂(ICM)的肾毒性目前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其证据缺乏、质量低且相互矛盾。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是指血管内注射对比剂(CM)后发生的急性肾损伤(AKI)。本研究旨在评估肝硬化患者行增强CT (CECT)检查时AKI的发生率及其易感因素。

我们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包括444例住院患者,其中148例肝硬化患者(队列1)和163例非肝硬化患者(队列3)接受了CECT, 133例肝硬化患者(队列2)未暴露于ICM。分别于T0、CECT后48 ~ 72 h (T1)、CECT后5 d、CECT后7 d评估患者肾功能。我们对队列1中的50例连续患者和队列2中的50例连续患者测定了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作为肾小管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在接受CECT的肝硬化患者中,AKI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队列1、2、3中分别为4.8%、1.5%、2.5%,p=ns)。AKI多为轻度和一过性。合并感染是CI-AKI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OR 22.18, 95%CI 2.87 ~ 171.22, p=0.003)。在队列1和队列2中,U-NGAL在T0和T1之间均无明显变化。

本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CECT后发生AKI的风险较低,与一般人群和未暴露于ICM的肝硬化人群无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轻度和迅速消退的肾功能不全发作,与肾小管损伤无关。有持续感染的患者可能是唯一发生AKI的高危人群。因此,除了感染患者CI-AKI风险显著增加外,肝硬化患者谨慎进行对比剂造影的实际建议似乎不再合理。

原始出处:

Campion D, Ponzo P, Risso A, Caropreso P, Caviglia GP, Sanavia T, Frigo F, Bonetto S, Giovo I, Rizzo M, Martini S, Bugianesi E, Mengozzi G, Marzano A, Manca A, Saracco GM, Alessandria C.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three-cohort study evaluating 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CI-AKI)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J Hepatol. 2023 Oct 19:S0168-8278(23)05176-0. doi: 10.1016/j.jhep.2023.10.010.

上一篇: Front Pharmacol:茱萸丸通...

下一篇: Genome Medicine:基于人血...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