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事件,谈一谈对我们的影响

时间:2023-08-24 20:01: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今日中午,小编吃个饭的功夫,被朋友圈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的消息刷屏了!

气愤之余,甚至讨论着海洋与内陆河流互通的问题,嚷嚷着回家囤积海鲜。今天不聊地理,只谈科学。

其实,早在2014年,日本就想把核废水倒进太平洋,但迫于舆论压力没有执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核废水越积越多,目前福岛的核废水达到123万吨,离承载力上限的130万吨只有一步之遥。

众所周知,任何污染物只要进入海洋,都会随着风、浪、海流和潮流,从一个海区迁移到另一个海区,甚至扩大到邻近大洋,甚至波及全球。science杂志的一篇文献曾指出,核废水一旦排放入海,将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放射性物质还可能会扩散到整个太平洋海域甚至全球海洋环境。德国一家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曾对福岛核废水扩散情形计算建模,结果显示,57天内,辐射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只需3年,美国和加拿大就会遭到污染。

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核废水处理只能排放到海水中?

如何处置这些核废水,对日本政府来说一直是个大难题。此前,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核废水处理委员会曾提出五个处理方案,包括海洋排放、水蒸气排放、基于电解的氢气排放、地下掩埋和注入地层。

2020年2月,日本政府就曾称,经过多方评估排入海洋或大气是最现实的选择,同时也被认为是最安全、最经济的方法。“         

图片

岛核废水处理. https://www.tepco.co.jp      

为了降低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从2015年开始,日本投入使用“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随后,又建立了二次净化处理系统,能够将锶、铯等60余种放射性物质浓度降至一定的标准值以内,但放射性物质氚基本除不掉。

2019年,东京电力公司解释称,仅有五分之一的核污染废水受到有效处理。如果用1年时间将处理水排入海洋,周边居民一年受到的辐射量约为0.052~0.62微西弗,如果排入大气,则为1.3微西弗。这还不到自然界辐射量(2100微西弗)的千分之一。如果用10年或100年时间排放,影响将更小。

但不少科学家指出,在不得不对即将无处可存的废水进行处理的情况下,核废水中的辐射物含量是否已经降低至安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核废水入海影响究竟多大?

核废水泄漏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大部分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暴露在放射性污染中所造成的健康问题可能在几十年后才会表现出来。京都大学辐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田稔表示,放射性污水不会对健康构成即时威胁,除非一个人去靠近受损反应堆。然而,长远来看,他担心泄漏可能导致日本癌症发病率升高。更加令人担心的是海里的鱼类受到污染,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图片

Ken O. Buesseler.Opening the floodgates at Fukushima.Science 2020.DOI: 10.1126/science.abc1507

而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福岛核废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核污染成分包括铯 (Cs-131、133、137)、锶(Sr90)及碘(I-131、135)等多种放射性元素,其中有一种同位素氚,含量非常高,难以被清除。另外一种同位素碳14,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碳14在鱼体内的生理浓度可达到氚的5万倍,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具有潜在的毒性。

图片

不同的同位素释放量与和健康风险.

氚是研究最多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尽管已有成百上千关于其生物效应和其他性质的研究,但氚的性质仍然容易让人误解,如因其衰变释放低能粒子而被视为“弱”核素, 因而认为氚的外照射无足轻重,对人体没有危害。实际上,在辐射生物学中所谓的 “ 弱” 粒子反而有更强的辐射生物效应。

图片

200多个储罐的放射性同位素浓度范围(按有效剂量(剂量系数)排列).

图片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系统中的浓缩程度不同.

氚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吸人污染的水蒸气和摄人污染的食物或水等途径进人人体。一旦进人后,氚很快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结合到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像DNA这样的核蛋白质上的氮被称为有机结合氛。多项研究显示,受氚或其他类型辐射的人群中儿童白血病和先天畸形的病例增多。核电厂 附近的空气,水和食物中含有高浓度的氚 , 因此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辐射 , 并可能引发癌症或白血病。

这次日本将核废水排放入海洋,这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不是一场灭顶之灾,只能由后人评述了。

上一篇: 【协和医学杂志】成人院内心脏骤停患者临床...

下一篇: 一女子因长期熬夜致免疫力低下,确诊过敏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