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za Other Respir Viruses:肥胖人群对新冠病毒疫苗的抗体反应

时间:2023-03-31 14:25: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是由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全球报告有超过4800万确诊病例和超过610万例死亡。在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患有肥胖症的个体具有增加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新冠肺炎严重程度和新冠肺炎死亡率的风险。到目前为止,肥胖症和新冠肺炎之间强相关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目前,已有文献证明,由于促进病毒进入细胞的蛋白质的表达增加以及这些蛋白质的高糖基化,肥胖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增加。此外,由于肺免疫反应受损、过度炎症性全身反应、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和病毒载量增加,肥胖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还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不同疫苗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以减少新冠肺炎病例。然而,肥胖与记忆免疫反应降低有关。尚不清楚这种保护是否会受到这种降低的免疫反应的影响。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设计了几种疫苗,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研发中的冠状病毒疫苗主要类别包括(1)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2020年12月,FDA批准紧急使用两种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采用2剂方案:BNT162b2/Pfizer和mRNA-1273/moderna。(2)病毒载体疫苗:牛津-阿斯利康新冠肺炎疫苗,也称为AZD1222或ChAdOx1 nCoV-19 (ChAdOx1),是最早批准的疫苗之一。 (3)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灭活病毒不能复制,但仍可产生免疫原性。亚单位疫苗通常包含来自病原体的蛋白质或肽抗原。疫苗的效力取决于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受试者之间特定疾病发病率的差异。对疫苗的免疫反应通过血清学和/或免疫学标记进行评估。免疫反应可以方便地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其中获得性免疫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类。体液反应只是免疫反应的一部分,由于广泛的可用性和标准化,比其他反应更容易检测。新冠肺炎疫苗诱导针对严重急性新型冠状病毒不同抗原的可检测的体液抗体。疫苗后免疫反应中的主要免疫原性抗原之一是跨膜刺突,这是一种从球形病毒颗粒表面突出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 ),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然而,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滴度仍然明显不可预测,并且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它。年龄、性别、和剂量数已被证明会影响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滴度。

目的:已经发表了几篇关于新冠肺炎疫苗效力和有效性研究的系统综述。然而,没有人关注肥胖人群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效果。因此,本研究试图调查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后肥胖和血清抗体之间的关系。

方法:我们使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来确定截至2022年4月的所有相关研究。使用Stata.14软件分析所选数据。本荟萃分析包括11项研究。其中五个提供了肥胖组和非肥胖组中抗体滴度的绝对值。

结果:总的来说,我们发现肥胖人群与较低的抗体滴度显著相关(标准化平均差异[SMD] =-0.228,95%可信区间[-0.437, -0.019],P < 0.001)。显著的异质性存在于大多数混合分析中,但在亚组分析后减少了。在目前的分析中没有观察到发表偏倚。修剪和填充方法不会更改主要分析中的结果。

图1 抗体滴度的森林图

图2 (A)不同疫苗诱导的抗体滴度的森林图。(B)不同剂量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的森林图。(C)不同人群抗体滴度的森林图

图3 抗体滴度基线变化的森林图

图4 抗体阳性率的森林图

图5 (A)与超重人群相比的抗体阳性率的森林图。(B)与肥胖人群相比的抗体阳性率的森林图

结论:目前的荟萃分析表明,肥胖与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抗体应答下降显著相关。未来的研究应该阐明肥胖个体对新冠肺炎疫苗的反应机制。

原文出处:Ou X,  Jiang J,  Lin B,et al.Antibody responses to COVID-19 vaccination in people with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Influenza Other Respir Viruses 2023 Jan;17(1)

上一篇: Front Immunol :对老年人C...

下一篇: J Hosp Infect:最后一次接种...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