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这7个常见的癌痛用药误区?

时间:2023-03-26 21:02: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战胜癌痛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痛的表现分布于癌症的各个时期,以晚期癌症患者更为突出,极大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尊严。数据显示,初诊的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的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则升至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患者。然而,现实中,患者和家属对癌痛治疗还存在很多误区。

“千万不要用止痛药啊,会上瘾的。”  “忍一忍,忍一忍就好了!”  “你看他开始痛了,那肯定就是晚期了!…… 如何避免常见的癌痛用药误区?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 的一篇科普介绍,以进行科学规范的止痛治疗,供参考了解。

1
误区一:得了癌症肯定会疼,能忍就忍,实在忍不住再吃药

疼痛会影响睡眠、身体代谢和机体免疫力,不及时治疗容易耽误病情,影响肿瘤的治疗。超过3个月的疼痛属于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无痛是人的基本权利,选择理想的止痛药并合理使用,90%以上疼痛患者都可以达到无痛。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治性疼痛。因此出现癌症相关性疼痛就可以开始选择合适的止痛治疗。

 

2
误区二:只有剧烈疼痛时才能使用镇痛药

对于疼痛患者,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才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镇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另外,长期疼痛还会引起一系列病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因此应及早给予镇痛治疗。

 

3
误区三:长期使用止痛药会上瘾

癌痛的治疗药物有非甾体类药物(布洛芬等)、阿片类镇痛药(吗啡类药物)及精神科药物三大类。癌痛止痛药多以阿片类药物居多,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性使用阿片类药物,发生成瘾的可能性非常少。对于止痛药产生耐药性或者生理依赖性,并不意味着已成瘾,也不影响继续安全地使用止痛药,且当疼痛得到满意控制时,可遵医嘱安全停用止痛药。

 

4
误区四:只有到了癌症晚期才会疼痛

癌痛是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痛可以贯穿于癌症的始终,早期癌症也可能出现疼痛。因此,有疼痛并不是癌症发展到晚期的标志,出现疼痛不必过于担心,应及时治疗。

 

5
误区五:疼痛时再服药,不痛时可不服药

应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服药,服药时间即使没有疼痛,也应该按时服用,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应每12小时口服一次,芬太尼贴剂(多瑞吉)应每72小时更换使用一次。

 

6
误区六:止痛药一旦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一些患者服用阿片类止痛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有些患者过于紧张,一出现这些身体反应,便立即停药,事实上,除便秘外,阿片类药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者可耐受的。阿片类药的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对阿片类药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的治疗,可以减轻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7
误区七:镇痛治疗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镇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不是说“医生,我能管点用就行了”。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无痛睡眠,就是说服用止痛药后再也不会半夜疼醒。理想的镇痛治疗除了达到此目的外,还应争取让患者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的目的,以实现真正意义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