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目标,达标就可以了吗?

时间:2023-01-10 21:02: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到底怎样才算SLE治疗达标

根据2019年EULAR更新的SLE治疗推荐指南,SLE的治疗目标是以尽可能小剂量激素维持疾病缓解或维持在较低疾病活动度;减少疾病复发,尤其是各重要器官的疾病复发,最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器官积累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图片来源:2019年EULAR SLE治疗推荐指南更新

什么是SLE疾病缓解

维持疾病缓解是所有慢性病的治疗目标。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复杂的疾病,历史上不同机构对SLE疾病缓解给出了许多不同版本的缓解定义,不同版本在一些细节上会有一些出入。

图片来源:摄图网

根据国际工作组达成的DORIS共识,SLE缓解期被分为完全缓解和临床缓解。

SLE的最佳状态是维持完全无治疗缓解。简单来说就是无临床症状和体征(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0分)、无血清学检查的异常(主要包括抗dsDNA抗体、补体C3、补体C4)、无药物治疗或仅使用羟氯喹治疗。

然而在实际临床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只有极少数SLE患者能够维持完全无治疗缓解状态超过5年。

如果患者血清学检查存在异常,但满足上述的其余条件,就达到了临床缓解。在2019年EULAR更新的SLE治疗推荐指南中就明确指出,对于无肾脏受累的SLE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的标准为SLEDAI=0、无激素用药、仅使用羟氯喹治疗。

如果仅依靠羟氯喹无法控制病情,则允许患者在使用羟氯喹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激素(泼尼松等效剂量≤5mg/天)和稳定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然而,即使是这样,依然也只有小部分SLE患者能长期维持在临床治疗缓解状态。

什么是SLE低疾病活动状态

因为只有小部分患者能够维持在上述缓解状态。因此,研究者们又将治疗目标放宽至维持SLE低疾病活动状态(the Lupus Low Disease Activity State,LLDAS)。

SLE低疾病活动状态要求患者达到SLEDAI≤4分(无肾、神经、心肺或血管炎等重要器官受累表现;无新发症状)、医生整体评PGA≤1分(0-3)、激素用量控制在泼尼松等效剂量≤7.5mg/天、使用羟氯喹治疗、可耐受的剂量稳定的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

正如在2019年的EULAR指南中,SLE低疾病活动状态被定义为SLEDAI≤4分、使用羟氯喹治疗、激素用量控制在泼尼松等效剂量≤7.5mg/天、可耐受的剂量稳定的免疫抑制剂。希望SLE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都能维持在这一状态。

相对于严苛的疾病缓解标准而言,低疾病活动状态是大多数SLE患者更容易实现的目标。而且如果SLE患者能够长期维持在低疾病活动状态,同样能收获良好的预后。

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风湿病学》的一篇研究显示,长期维持在低疾病活动状态,就能显著减少SLE复发,减少器官积累损伤,其效果与维持疾病缓解相似。此项研究由亚太红斑狼疮合作组织牵头完成,鉴于纳入的受试者人口学特征,可能对于中国SLE患者人群更具有借鉴意义。

用表格总结一下

达到低疾病活动状态就万事大吉了吗

根据201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2019ACR)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同样都达到了低疾病活动状态,不同的患者也会有不同的预后。

在对421名处于低疾病活动状态(SLEDAI≤4,无重要器官受累,无新发的临床症状,医师全面评估指标PGA无加重,泼尼松剂量≤7.5mg/天,抗疟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的剂量保持稳定)的SLE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随访后,研究者发现当SLE患者的SLEDAI≤2且仅使用羟氯喹治疗,或者达到无激素治疗时,其在2-5年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从以上这项研究来看,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量以及临床症状的性质可能是低疾病活动状态中影响未来2-5年复发风险的主要预测因素。

因此,即使达到低疾病活动状态这一目标后,也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用量,控制SLEDAI。但也不要一味追求“停药”,维持病情的稳定才能收获最佳的疗效/风险比。

插播一条消息

为了探究接种疫苗是否可以降低感染率及重症率,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 发起了本次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及与接种疫苗的关系问卷调查。

发布之后,我们收到了许多蝶友的反馈,十分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也希望大家可以转发给其他的患者,填写的样本数据越大,也会起到越大的作用!

上一篇: 过敏性鼻炎,更不易感染新冠病毒?华西医院...

下一篇: Nature Medicine:240万...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