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冠,要警惕流感病毒对老年人危害

时间:2022-12-28 15:01: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流感是一种长期危害人体健康的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的特点,其中老人、幼儿以及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都是高发群体,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1.  大数据下的重点保护人群

根据WTO的调查显示,在每年流感的高发时期,全球会有300万~500万的重症患者,其中25万~50万会出现死亡。于老年群体来说,随着免疫系统的退化,流感会对老年人造成严重的危害,据一项统计显示,新西兰1994年~2008年的80岁以上流感住院率为327.8/10万,另外还有调查显示英国1999年~2010年的75岁以上患者死亡率2.5%~8.1%。据一项我国的调查研究发现,65岁老年人在纳入病例中47.1%,同时发现因流感住院的人群也集中在这个区域。相较于其它年龄组,因为患有流感导致的疾病负担对老年人影响较大,据一项对国内的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因住院发生的成本为2735美元,这个数据要高于60岁以下的1417~1621美元。相较于同龄的健康人来说,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在患有流感后更加容易得重病或者死亡,并且住院率也较高,主要的疾病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根据一项上海的研究显示,2013年发生的H7N9重要危险因素就是慢性病,近期国内的一篇报道也指出,慢性疾病患者患有流感的门诊和住院费用都要高于没有流感的患者,门诊费用对比为186美元:146美元,住院费用对比为1800美元:1189美元。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多个器官包括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逐渐减弱,导致黏液纤毛对外来颗粒或微生物的清除功能受损,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老年人存在基础疾病多,对个人健康不重视,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或症状加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80%以上的流感死亡比例发生在 65 岁及以上人群中,

2.老年人流感与基础疾病共病情况

从流行病学角度,不同地区的研究发现,流感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具有相似的时间分布。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波希米亚中部地区医院统计了在1973-1997年流感大流行期间不同月份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流感发病率,发现2月份流感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心肌梗死(MI)。而其发病机制多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相关。

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早在20世纪,呼吸道感染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联性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1998年英国进行了一项大规模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10天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2.7(1.6~4.7)。2004年上海一项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组病人急性发病前发生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并且发生的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2018年的最新研究加拿大采用自行控制的病例系列设计,评估流感感染与A-MI患者住院的关系,将“风险期”定义为流感感染后的7天,“对照组”为流感感染前1年和流感感染后1年,流感感染后的7天AMI的入院率是对照组的6倍。Charlotte Warren-Gash等用自控病例序列分析方法,发现流感病毒感染后1~3周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增加。美国的一项研究使用流感活动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发现流感感染与发生AMI的关联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8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中最为显著。

3.当下疫苗接种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采用疫苗接种是主要的途径,WTO建议把幼儿、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作为优先接种的对象。目前已有超过 40% 的国家或地区将老年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部分国家老年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 90% 以上。中国已有 13 个省 88 个县( 区) 对 60 岁及以上人群实行 流 感疫苗免费接种政策,老年人接种率为24. 44%; 还有7个省份 85 个县( 区) 实行医疗保险报销政策,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为1. 51%;在自 愿 自 费 接 种 地 区 中 老 年 人 群 接 种 率 为1. 10%,远低于 WHO 制定的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 75%的目标。

4.不同于新冠,流感有特效药

与往年的流感季相比,今年流感防控工作更为严峻。上周,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等共同发布了《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简称《共识》),在流感季给予临床医生更多指导。共识首次新增玛巴洛沙韦在内的抗病毒药物,为我国流感防控带来更多选择。

玛巴洛沙韦是一款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抗病毒药物,2021年4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12周岁及以上的流感患者,包括存在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

玛巴洛沙韦则是一种新型抗流感病毒药,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教授曾指出,不同于靶向神经氨酸酶的抗流感药(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玛巴洛沙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来抑制病毒复制,也就是在流感自我繁殖的早期发挥药效,因此阻断流感的速度比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更快。《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曾于2018年9月刊登了一篇关于达菲和速福达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或达菲相比,速福达在开始治疗1天后病毒载量的降低幅度更大;而且在终止病毒排毒时间上,速福达仅需24小时,而安慰剂组需要96小时,达菲组需要72小时。

总而言之,小编建议疫情之下,更应当关注老年人与慢性基础病患者群体。在新冠、流感“叠加流行”的大潮下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勤洗手、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常备“家庭小药箱”。

参考文献:

[1]王雯,倪莉红,张习习,等.中国老年人疫苗接种的现状、挑战和建议[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2,28(04):486-490.

[2]曹金梅.流感在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疾病负担与疫苗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3):175+180.

[3]吴亚婷,刘桂平.流感及流感疫苗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0,31(03):182-185+189.

[4]医药魔方--疫情“叠加流行”,抗流感“神药”能否解救被忽视的流感?

上一篇: 新冠肺炎改为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一个...

下一篇: BMJ | 80万大数据,华中科技大学潘...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