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患者体内取出1斤重的“胃石”,异食头发造成的!

时间:2023-07-19 19:15: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日,浙江杭州。浙大一院消化内科接诊9岁女孩小雅(化名),最近几个月,小雅上腹痛得越来越厉害,还时不时恶心、干呕,胃口越来越小,同时小雅生长发育明显迟缓。检查发现:她的胃腔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头发填满了。大量的头发与食物残渣裹在一起,形成了有韧性、无法消化的“胃石”,“石头”横径超过 10 cm、长径约 20 cm。原来三四年前,小雅开始喜欢吃头发,并没有引起家长重视。前前后后一共 7 次内镜治疗,历时 37 小时 38 分钟,最后将小雅胃里的毛发完全取出。取出的头发为 27x17x2 cm,有 1 斤多!专家介绍:比现有文献报道的消化内镜取出的毛发结石还要大 3 倍多。

经相关医院精神卫生科专家会诊,这种异常行为或许和学业上的精神压力有关。出院后,专家建议家长带小雅去做心理辅导,真正从源头上预防此类疾病的再次发生。

异食癖(Pica),又称异食症、乱食症,是指反复食用不可食用的食物,是一种进食障碍。异食癖多发生于婴幼儿和童年时期,患者会持续性地咬食一些非食品类物品和无营养物质,如泥土、污物、石子、头发、锐利的物品、肥皂、树叶、指甲等,一般异食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消失,偶尔会有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

病因

异食癖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所致的,目前假说包括行为分析模型、营养学假说和疾病假说。

1、营养学假说

营养学假说认为,异食癖可能跟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有关,特别是金属离子。

“食冰癖”是锌缺乏的一个常见特异性临床表现;“食盐癖”可见于低钾血症遗传性疾病(如巴特综合征和吉尔曼特综合征);食用多种非食品物质的异食癖,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2、行为分析模型假说

根据行为分析模型,异食癖是一种习得的行为,可以被强化、刺激控制、惩罚和习得。儿童异食癖更多时候是因为剥夺行为、得到父母关注少和分离焦虑等。据估计,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和成人中有四分之一表现出异食癖行为。儿童或成人的学习障碍越严重,他们表现出异食癖行为的几率就越大。

3、疾病假说

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表明,人或动物的特异脑区损伤与异食癖行为存在关联。

在疾病方面,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缺锌、孤独症和其他学习障碍等与异食癖有关;近年越来越多关注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与异食癖的关系。此外,一些综合征可能更容易发生异食癖,如巴特综合征及吉尔曼特综合征患者可能嗜盐,Prader-Willi 综合征患儿可能由于食欲旺盛而吃垃圾等。

此外,有少数报道药物可导致异食癖,这些药物包括利培酮、曲马多、奥氮平和顺铂等。

疾病可导致异食癖,但是当疾病好转之后(比如,纠正贫血),异食癖并不总是可以随之消失,可能还是需要行为干预。这提示,异食癖可能与多因素有关,而未必是单一因素所致。

诊断标准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 5 版》(DSM-V),异食癖需要满足以下诊断标准:

①反复吃没营养的非食品物质,持续时间超过 1 个月(如,粉笔、黏土、头发、金属、纸张、肥皂和毛线等);

②这种行为与其年龄的发育水平不相称;

③这种行为,并非其文化习惯和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④如果该患者存在另一种精神障碍,如孤独症、智力障碍及精神分裂,其严重程度足以值得独立的临床注意。

异食癖好发年龄是 2 到 3 岁,可持续到青少年期,常伴有学习障碍。既往认为,1 岁 6 个月以上到 18 岁是异食癖的发病年龄,DSM-V 终止了年龄上限的限制,认为成人也可能是异食癖患者。

进食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的物质还可见于孕期,此时可能出现特定渴求(例如,粉笔或冰块)。在孕期,只有这种渴求导致摄入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物质达到构成潜在医疗风险的程度时,诊断为异食症才是恰当的。

鉴别诊断

进食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的物质可出现在其他精神障碍[例如,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和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e-Levin)中。在任何此种情况下,只有进食行为持续出现,且严重到需要额外的临床关注时,才额外诊断为异食症。

1、神经性厌食:

异食症是对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物质的摄人,不同于其他喂食和进食障碍。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神经性厌食的一些临床表现,包括摄人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的物质,例如,纸巾,是作为企图控制食欲的手段。在这样的案例中,当进食非营养性、非食用性的物质主要作为控制体重的手段时,神经性厌食应该是主要诊断。

2、做作性障碍:

一些有做作性障碍的个体可能故意摄人异物作为伪造躯体症状模式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案例中,存在与故意诱发损伤或疾病一致的欺骗成分。

3、非自杀性自残与人格障碍中的非自杀性自残行为:

一些个体在与人格障碍或非自杀性自残有关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的背景下,可能吞食具有潜在伤害性的物品(例如,大头针、缝衣针、小刀)。

共病

最常与异食症共病的障碍是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较少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异食症可与拔毛症(拔毛障碍)和抓痕(皮肤搔抓)障碍有关。典型的共病表现是摄人毛发或皮肤。异食症还可与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有关,特别是在其临床表现伴有强烈的感觉偏好的个体中。

一旦确定个体有异食症,评估就应该包括考虑胃肠道并发症、中毒、感染和营养缺乏的可能性。

治疗

对于异食癖尚无公认的治疗方法。目前针对异食癖的干预措施包括手术以及营养、药理和行为治疗。

关于异食癖行为干预的研究有限。现阶段儿童异食癖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联合治疗,包括强化程序,如偶然强化和歧视训练。

1、认知行为疗法(CBT)

是目前治疗异食癖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治疗侧重于帮助患者改变他们对吃非食品的想法,改变行为,并用另一种应对策略来代替。

2、轻度厌恶疗法

这种方法包括通过人为制造温和的“厌恶感”教人们避免非食物物品,并积极加强健康的饮食行为。

如医生会建议父母将无毒的苦药水涂在患儿的指甲上,患儿就会为了避免不喜欢的苦味减少咬指甲的行为,在该行为减少后,父母可以适当地奖励孩子。

3、差别化强化

在这种方法中,人们通过专注于其他行为和活动来学习避免偏食行为。

如让异食癖患者集中注意力学习一门新的技能,画画、乐器等。

 

参考文献: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

上一篇: Brain and Behavior: ...

下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