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双线征”

时间:2023-07-14 21:11: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何谓“双线征

骨缺血24~48小时,脂肪髓及造血细胞髓即可发生坏死,MRI检查就可有异常信号改变。在细胞组织水肿变性时,MRI可检查出病变区,其敏感度不低于骨扫描。股骨头坏死的MRI表现大多为股骨头前上部异常条带影,T1WI为低信号、T2WI亦为低信号或内高外低两条并行信号带,与CT上硬化带或并行的透光及硬化带相对应,即双线征,为较为特异的征象。

Tips“双线征”是影像学名词,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中,高信号带代表肉芽组织,低信号带代表硬化骨。1987年Mitchell等描述所谓“双线征”(double-line sign),即在T2WI SE序列,包围骨坏死灶的低信号带的内侧出现高信号带。

图片

T1WI低信号,T2WI可见双线征,与CT硬化带相对应

图片

详解“双线征”,为区别于骨髓水肿的显著标志

“双线征”被认为代表活骨与死骨反应界面,低信号带代表硬化骨,高信号带代表肉芽组织。虽然有学者认为“化学位移伪影”在“双线征”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但大多数学者公认“双线征”是股骨头坏死较为特异的征象。

扩展阅读

0期: DR、CT或MRI 检查无异常改变。——在病理上主要为造血骨髓的丢失,胞浆滞留并有窦状小管、间质内积液和骨髓脂肪细胞的坏死, 常规 MRI 可表现正常(看着啥都正常,其实不正常)

图片

I期:DR 表现为骨小梁模糊, 股骨头内稍有散在稀疏区;CT示股骨头星芒状结构增粗、变形,可有滑膜增厚, 关节囊肿胀, 关节腔积液, 关节间隙相对增宽; MRI表现为 T1WI呈线样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病理特征是骨和骨髓的坏死无修复, 以骨水肿、骨细胞坏死、骨陷窝空虚为主要改变, DR、CT 多不能显示出明显的骨质病变, 而MRI能较早地显示骨髓水肿。(终于看到异常了,MR最先发现)

图片

图片

II期: DR 示股骨头广泛骨质疏松, 局限性骨质硬化或囊变 ,无股骨头塌陷;CT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囊变及硬化区, 可混合存在;MRI表现为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中等稍高信号, 周围不均匀稍低信号环绕, 呈典型的双线征。——在病理上为病灶中心大量不规则细胞碎片、坏死, 周边纤维化、新骨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 与I期比较II期病理特征是坏死周边的修复过程明显, DR、CT 可见骨质疏松、硬化、囊变, MRI可见双线征。(异常明显了,股骨头无变形)

图片

图片

图片

III期: DR 除显示股骨头硬化、囊变外, 还出现股骨头关节面局部变平,股骨头中央或上外侧部骨密度增高。出现明显骨质疏松、囊变,股骨头皮质下新月状透明带即“ 新月征”,关节面粗糙, 关节间隙正常; CT表现为股骨头变形, 软骨下骨折、塌陷, 新月体形成; MRI表现为 T1WI呈带状低信号, T2WI呈中等或高信号,为关节积液进入软骨下骨折、塌陷的裂隙。——由于纤维组织预先长入形成致密的无血管区, 使修复被阻挡, 新月形坏死骨发生应力性软骨下骨折、塌陷, 并与关节软骨分离形成新月体。(股骨头变形了,髋臼正常)

图片

图片

图片

IV期: DR 示股骨头塌陷、变形, 关节间隙变窄; CT还可见塌陷所致的不规则形浓密区, 可见碎骨片或关节游离体, 出现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改变; MRI还可见关节软骨被完全破坏, 髋臼出现硬化、囊变等。——主要为股骨显著塌陷变形,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退行性变。(髋臼也异常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Br J Haematol:中国600例...

下一篇: 北大人民/阜外医院研究:二甲双胍可降低糖...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