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磺脲类药物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

时间:2022-10-28 17:59: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二型糖尿病(T2DM)的全球流行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预测,到204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加到6.42亿。2015年,约有500万20-79岁的人死于糖尿病,占全球全因死亡率的12.8%。磺脲类(SU)药物被广泛应用于T2DM治疗。其作用机制基于通过结合ATP敏感性K+通道增强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释放。也有一些证据表明,可以通过使β细胞对葡萄糖敏感来限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然而,SU药物具有局限性,例如对1型糖尿病或胰腺切除术后无效。几项研究表明,使用SU治疗可能会增加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风险和中风。SU药物包括某些代的药物。第一代药物包括乙酰己酰胺、甘氨环酰胺、卡巴胺等。第二代药物包括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等。第三代药物包括格列美脲,它偶尔也被视为第二代药物。循环游离脂肪酸(FFAs),也称为非酯化脂肪酸,分别被磷脂酶和脂解作用水解后,从磷脂和脂肪细胞甘油三酯中释放出来。游离脂肪酸是肥胖和T2DM之间联系的一个关键因素。游离脂肪酸在多种代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可以通过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产生和甘油三酯的释放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动脉粥样化血脂异常的发展。此外,较高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可能会增加流向肝脏的血清FFA,导致炎症和肝脏胰岛素抵抗。此外,它们抑制胰岛素的产生和释放,胰岛素抵抗是T2DM病因学的基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FFA与心脏病之间的联系,并且血清FFA一直伴随着冠心病风险的增加。高游离脂肪酸水平反映了心肌缺血和坏死的严重程度。

脂肪酸代谢被认为是SU介导的T2DM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有效因素。然而,由于存在不同的SU及其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的不同组合,SU治疗对血清FFA浓度的确切影响仍不清楚。

目的:目前的荟萃分析寻找SU疗法和血清FFA浓度之间的可能联系。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U介导的治疗对T2DM患者FFA的影响。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参考引文分析(https://www.referencecitationanalysis.com/),)和科学网数据库,对1991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0日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根据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SU处理与FFA浓度之间的关系。两名调查人员独立进行了数据提取。用平均差值(MD)和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来衡量效应大小。采用R3.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2273人。结果表明,SU治疗后FFA浓度略有升高(MD=0.08,95%CI:0.03-0)。P<0.01)。此外,我们还发现SU联合其他抗糖尿病药物也能提高血清FFA浓度(MD=0.14,95%CI:0.01-0)。P<0.01)。对于SU的类型,格列美脲和格列本脲的FFA浓度无显著差异。FFA浓度在≥12wk时较高(MD=0.0 9,95%CI:0.0 4~0.13),但在<12 wk时无明显变化(MD=0.0 1,95%CI:-0.0 7~0.0 9)。

表1总体和亚组分析总结

图1纳入荟萃分析的研究质量评估。

图2森林图。A:评估磺脲类药物对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整体效果;B:根据不同的磺脲类药物进行亚类分析,评估磺脲类药物对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影响;以及森林小区,评估联合用药对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影响。CI:可信区间;MD:均值差。

图3纳入研究中的敏感性分析,报告了磺脲类药物治疗对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影响。CI:可信区间;MD:平均差

结论:SU治疗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清FFA浓度。根本的内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原文出处:Yu M,  Feng XY,  Yao S,et al.Certain sulfonylurea drugs increase serum free fatty acid in diabetic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World J Clin Cases 2022 Sep 16;10(26)

上一篇: 上颈椎骨折的常用分型

下一篇: 糖尿病筛查重要吗?并不!重要的是早期药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