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岳父吴汉鼎的移民生涯

时间:2020-02-06 09:11: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岳父吴汉鼎的移民生涯

翟大雷

第656期

我的岳父吴汉鼎,1936 年冬月十五日出生于安庆市桐城县孔城古镇。解放前夕逃水荒只身移民泾县茂林镇。

桐城县孔城古镇

岳父少小失亲,从江北到江南,身带一个包袱伞,颠沛流离讨生活,辗转来到茂林地面濂岭脚下的濂坑落脚。濂岭为泾县、旌德界山。山这边流泉成河,汩汩北去,叫濂溪。整个一条山谷叫濂坑。两边山林茂密,平旷处散住着几十户山民樵夫,大多是太湖、江北等地移民,整个就是一“移民部落”。最早的据说是清朝嘉庆年间过来的,大部分则是太平天国战争之后过来的。

我岳父过来时,人们生活还很艰苦。那时节濂坑人住的是竹篱茅舍土墙屋,干的是看山场、洗山林、斫柴禾、砍毛竹、伐木料、烧炭、开荒种地、植茶棵,有时翻越濂岭到旌德三溪挑米,有时沿着山径小路挑炭到茂林街上卖掉换取用度开支。途中隔河过水,还须跳踩石埠。遇上山洪暴发,躲在家里的得随时准备转移上山,外出的只好环山绕水迂回到家。听说有年茶季,河边有户人家,晚上大人们在茶厂做茶叶,突降暴雨,留守在家的两个孩子活生生被洪魔卷走了。

岳父凭自己年轻力壮、侠肝义胆、吃苦耐劳,与本地人友好相处,总算在濂坑站稳了脚跟。濂坑“移民部落”居民之间,大家自然相互帮衬,不在话下。山外本地人也一改过去歧视甚至欺负外地人的陋习,与濂坑移民相互往来,亲如一家。本地人总是说,外地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性格豪爽,好相处。28 岁那年,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岳父与同村同样是移民过来(老家舒城)的岳母结婚成了家。

岳父一生勤劳肯干,很能吃苦。在“大呼隆”年代,添儿加女的,一家六口全靠他一个主要劳动力,斫柴烧炭挖茶棵,砍毛竹伐木料,家门口种菜,到山外挑米。“农家无闲月,茶季人倍忙。”什么苦事累事都干过来了。岳母也没闲着,洗衣浆裳带孩子,烧锅做饭喂牲口,还要参加队里生产劳动。一年到头,俩人养家糊口,忙得不亦乐乎。

八十年代岳父家的新房子

转眼间“大呼隆”结束了。岳父靠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带领一家人在又高又远的责任山和自留山上种起了香菇,发家致富。在全乡成为第一个 “种植专业户”和“万元户”,第一个到地区开会领奖,在濂坑第一个盖起了五开间的两层楼房。一时间成了明星,受政策特别保护,令人刮目,远近闻名。有年香菇被人偷了,还兴师动众,惊动了乡里县里公安局。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山里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电话手机,电视电脑,摩托汽车,小庄园,农家乐,出门水泥马路钢筋桥。比起岳父他们刚移民过来那会儿,真是翻天覆地。

本世纪初盖起的小洋楼

岳父为人耿直,堂堂正正,从无害人之心,人缘特好。不管是在队里干活还是帮人家私人做事,实打实干,从不投机取巧,偷闲窝工。正是他的正派人格,受乡亲们拥戴,干了多年生产队长。

那些年乡村时兴武术教场。岳父便到外地请了个同姓拳师,在濂坑一带授徒。一时间,我的妻舅姨妹都成了“武林中人”。家里还特制了几样“冷兵器”。岳父终日里喜笑颜开,言必称武。

岳父广结广交,仗义助人。他的名言就是“杠子撑门撑不住,筷子撑门撑得住。”对外来过路之客,不管是手艺人、生意人,还是江湖郎中,上得门来,只要话语投机,便会茶饭管待。“煮酒论英雄”也是常有的事,大有水泊遗风。特别是对落魄潦倒之人,常怀恻隐之心,能助则助,绝不吝啬。对家门口不平之事,也总是仗义执言,匡扶弱者。对人家急难之事,该出手时就出手。他还经常到山外朋友家,帮人家做些田间农事。

岳父平日里跟人谈心或者对邻里劝和,谈得最多的,还是他桐城老家“六尺巷”的故事。他说那位“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宰相叫张英,就是他家门口的人。

岳父桐城老家那边还有他姐姐一家人。他姐到濂坑来过几次,外甥们还到这边工矿企业干过活。他们都说我岳父真不容易,一个人赤手空拳移民过来,培养了一大家子人,攒了一大家子基业。现在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也多亏了这边产业多、国家政策好、乡亲们人好。岳父回过几次老家,回来每次都说老家变化大,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

岳父很开明,颇有家国情怀。长孙女才断乳,乡里上门动员计划生育,岳父积极支持,说服教育儿子媳妇。那年征兵,老人又高高兴兴把小儿子送上军车。其后让我经常写信,鼓励他听首长话、好好干。翁婿如父子。岳父待我视同己出,恩重如山。

天不假年,岳父已然远去天国,好在岳母还很康健,双儿双女也早已各自顶门立户,发家致富。家风承传,孙辈兴旺,三代人衣食无忧,生活滋润,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这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告慰。

(作者系泾县茂林中学退休教师)

上一篇: T1拖后期47分钟击败DWG看吐LPL观...

下一篇: 【突发】贺州发生一小汽车冲撞事故,市民齐...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