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消毒4次、作业无死角探访“地铁列车消毒小分队”

时间:2020-01-28 17:29: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每天消毒4次、作业无死角 探访“地铁列车消毒小分队”

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左手握住喷枪,右手不断地上下挤压阀门,一阵阵略带刺鼻气味的消毒液从细长的橡胶管中喷洒而出,散布在列车内的各个角落……这只是北京地铁公司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今天(1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东四环外的焦化厂车辆段,探访在这一特殊时期地铁部门如何确保乘客安全。

今天上午,7号线线焦化厂车辆段,北京地铁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列车进行消毒作业。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摄

进入车辆段前必须测体温 工作人员一天量四次

今天上午,10点30分,记者驱车来到了位于东四环外的北京地铁7号线焦化厂车辆段。还未进入厂区,就有两名身着白色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将记者拦停,“您好,请先做个体温检测。”一名工作人员拿着测温枪对着记者的额头轻轻一扫,温度立刻就出现在了显示屏上——36.5摄氏度。经过体温检测合格后,记者才被允许进入车辆段。

记者看到,在车辆段内的不少地方都张贴有提醒工作人员戴好口罩的提示标语,“我们每天还会对白班工作人员测四遍体温,进入车辆段前、上岗前、午饭后、下班前各测量一次。”7号线检修中心副主任毛鲲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单位内部不出现聚集性疫情,他们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今天上午,7号线线焦化厂车辆段,北京地铁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列车进行消毒作业。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摄

五人一组 消毒作业不留死角

沿着楼梯缓缓向下走,没多时就来到了位于地下二十余米深的7号线焦化厂车辆段。上午10点多,段内正好停着几部等待进行消毒作业的地铁列车。记者看到,原先的车辆整备班组人员变身成为了“地铁列车消毒小分队”,为列车进行消毒作业。他们全部都佩戴有防护口罩,工作人员大多5人为一个小组,分步骤进行消毒保洁。

站在最前面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消毒液的喷洒,他们会背着一个喷洒包,里面装有按照特定比例配置的消毒液。左手握住喷枪,右手不断地上下挤压阀门,一阵阵略带刺鼻气味的消毒液从细长的橡胶管中喷洒而出,散布在列车内的各个角落。

今天上午,7号线线焦化厂车辆段,北京地铁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列车进行消毒作业。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摄

紧随其后的是垃圾清扫人员,他们会像往常一样,收拾好大块的纸片、饮料瓶、包装袋等垃圾。剩余的工作人员,则会拿着拖布和抹布,将车厢门把手、扶手、座位、车窗、玻璃等刚刚喷洒过消毒液的地方再擦拭一遍,就连座椅下方这样的“死角地带”都不能放过。记者看到,他们还会随身携带几个装满消毒液的大塑料桶,“抹布、墩布用几回就得及时更换,这些器具我们都会用消毒液浸泡十分钟以上,确保消毒清洁效果。”一名工作人员说,每趟列车消毒作业列车都需要40分钟到1小时才能弄完。

每天至少消毒4次 车厢按最大通风量进行通风换气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北京地铁对列车消毒采取了更高的要求,整列车每天要接受三次消毒液喷洒消毒:第一遍是在车辆回段后的喷洒消毒,然后车辆检修人员才能上车进行日常巡检,维修保养工序结束后,还会再进行一次喷洒消毒,并进行擦拭消毒,随后车门就将完全关闭,任何人都不得入内,在车辆出库前还会再喷洒消毒一次。

在日常运营中,列车每次返回车辆段后也都会进行一次喷洒消毒,也就是说每列车每天至少消毒4次。为了保证乘客乘坐地铁时不会闻到过于明显的异味,列车在正线时,车厢按最大通风量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畅通。

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北京地铁已经采取了多种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除了在列车上线运营前、回库后对车厢进行消毒外,地铁车站也是消毒工作的重点,每天对车站出入口、手扶梯、公共卫生间等车站公共区域和设备设施进行三次消毒,每小时对车站安检设备消毒一次,并为员工配备口罩、手套及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做好上岗员工的自身防护。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李国君 校对 王心

上一篇: 28日纪录:拉文神迹乔丹后首人希尔德高能...

下一篇: 央视:现在需要足球传递正能量能看到上港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