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的民俗

时间:2020-01-27 00:29: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正月初三的民俗

俗话说: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 ”“转”与“赚”同音,初三吃合子取意“财源滚滚”。 韭菜合子,是一种以面粉,韭菜或者生猪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食品小吃。 素馅的韭菜合子,不肥腻,口感很好,而且很有营养。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经历了从年三十到年初三,连日摄入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我们也应及时调整一下饮食,多摄入点膳食纤维,来清理调整一下我们的肠胃。 所以这时高纤食物是我们的首选。

韭菜是常年绿叶菜之一,多年生宿根类草本蔬菜,食用部位主要是嫩叶、茎、花。原产地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已经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山海经》和《诗经》都有关于韭菜的记载,《山海经》中有丹熏之山,北单之山(今内蒙古),崃山(今四川),鸡山(今湖南或云南),边春之山,视山,其山多韭的说法。

《说文解字》一书是东汉时期许慎编著的一本关于汉字起源和字形分析的书籍,在这本著作当中关于韭菜相关的字曾有多次涉及,关于“韭”字,在《说文韭部》的解释为:“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意思是说韭菜这种蔬菜种植之后就能够长久的收割。韭菜的“韭”字属于象形字,字的下部“一”代表的是土地,上面的“非”在小篆的书写下非常想旺盛生长的韭菜叶子。

在我国韭菜也常被写作“韮菜”,宋代官修韵书《广韵有韵》当中解释到“韭,俗称韮。”为何会这样呢?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在我国古代的汉字并不像现在一样都是有固定的写法和意义的,而是有很多异体字,这些异体字虽然写法上不一样,但是意义上是一样的。之所以将韭菜的“韭”上面加上一个“草”字头,是因为韭菜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能够连续收割,所以上面加上了草字头。

韭菜在现代人看来就是一种普通的蔬菜,但是在古代韭菜可是祭祀必备的贡品菜之一。早在《诗经·豳风·七月》当中就有记载“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说法,孔颖达在《五经正义》当中注释为:“四之日其早,朝献黑羔於神,祭用韭菜,而开之所以御暑,言先公之教,寒暑有备也。”意思是说到了四之日(周代历法当中的四月)这一天需要献上羔羊和韭菜进行祭祀。对于用韭菜进行祭祀的记载历史还有很多,比如在《史记》当中就有用鸡蛋炒韭菜进行祭祀的内容,《资治通鉴》当中也有“献羔祭韭”的记载。一直到明清时期,韭菜用来祭祀的做法依然盛行,《清史稿礼志》当中也有正月用韭菜进行祭祀的内容。看来韭菜在我国历史上作为祭祀用的做法是由来已久,并且地位非常稳固。不过是近代以来人们逐渐将这一做法省去了。

韭菜开的花叫韭花,可以用调味,也可腌制做韭花酱。说起来韭花来提一下杨凝式,他是五代时候重要人物,侍奉了五代的君主(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是陕西人。他比较狂妄且疯癫,人称“杨风子”。他是著名书法家,师从欧阳询与颜真卿。在一个秋天,杨凝式在午后睡醒来,觉得饿了,恰在此时,宫中给他送来了一盘韭花,也许是饿了,他吃起来十分鲜美,让人难以忘怀。为表达感激皇帝赏赐韭花之情,杨凝式立即写了一封感谢奏折,然后派人送往宫中。杨凝式写这篇奏折自己也未在意,那想到成为传世之宝,这就是《韭花帖》。同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王徇《伯远帖》并称为“天下五大行书”。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赤狗日,在传说中女娲娘娘曾在这一天创造出了猪。赤狗在古代传说中是凶神,所以正月初三这天不适合外出,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在香港地区,老辈的人们都讲究在这天足不出户,避免遇上不好的事情。

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里记载:”“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是说这天不扫地,不生火,不在井里打水,和过年那天一样。除此之外民间还说这天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大家要早早睡觉,避免打扰了老鼠的婚礼,不然来年就会家里闹耗子。在睡前最好在墙角洒上一些大米粮食,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一起分享这一年的丰收。

在初三这一天的晚上,还有把过年时插的松柏枝和门神门笺一起烧掉的习俗,代表着年节过完了,要重新开始营业了。还有说法说这天是谷子的生日,大家在这天不吃米饭,祈祷明年可以丰收。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所以,大年初一至初三都不宜动刀或剪刀。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并摆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里面五谷丰登,来年庄稼有好收成,全家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在江浙嘉兴、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在杭州旧时候,初三需要进行“开井”仪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时候,让劳累一年的井绳休息,就用红纸条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这一天要举行一个很特殊的仪式,把封条揭去。

在福建闽南漳浦,在初三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来迎接八方来客。当地从初三开始,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新年。因为在闽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儿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们从初三开使用这样的竹竿舞表达欢乐的心情。

上一篇: 原创专家:中国足球水平不高主要在于参与的...

下一篇: 原创曝明星捐助武汉名单:杨幂唐嫣刘诗诗谢...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