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画苑】读张连仲写意花鸟鱼画,怎能让人不爱!

时间:2020-01-11 22:43: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运河画苑】读张连仲写意花鸟鱼画,怎能让人不爱!

他用一支很大的毛笔,一笔下去,鱼的脊背、腹部、鱼尾、干湿浓淡,一挥而就,鱼的神气和韵味跃然纸上,不到二十分钟画了五条鱼,题名《鱼乐图》。

张连仲,生于1954年,吉林省长春人,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老年大学任教已退休。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国画院秘书长、吉林省老干部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吉林省建筑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现定居北京。

其作品曾获国家建设部一等奖、建设厅一等奖、东北亚美展一等奖、长春市职美展一等奖、1980-2017年间,作品多次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江城日报杂志上发布。2017-2018年初参加清华美展,李可染纪念馆画。中国美术人才网美展优秀奖。

“骨法用笔,气韵生动”

张连仲主要画写意花鸟画,骨法用笔、气韵生动。《鱼乐图》构图上简练又有新意,笔墨间一气呵成。鱼的神气和韵味跃然纸上,活灵活现的鱼儿,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他画的鱼和雄鹰造型准确,气韵生动,神采飞扬。

笔墨自由奔放,潇洒逸迈,从容舒展。

既有骨力又有韵味,既有顿挫又有弹性。

笔墨之间刚柔相济,参差互补,浓淡相宜,取舍得当,达到了“以一当十”,无色有色,以少胜多的境界。

▲张连仲作品展示

画了40年,写意花鸟鱼

1977年,张连仲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他没有从事美术相关工作,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坚持在练习绘画。

他在当过电工、食堂管理员、工会干事,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他有了机会去吉林老年大学任教。

“自己画和教学有很多不同,教学是在自己会的基础上,把知识点和技巧掰开了揉碎了教给学生。在老年大学任教的时候,很有成就感。”对张连仲的而言,艺术家到一定程度,教学中收获的成就感无可替代。

去年从吉林老年大学退休后,张连仲来到北京和女儿一起生活,画画的时间多了起来,每天帮送外孙女上学后,回家一上午的时间在画画。

在北京的这段时间,他还被房山社区老年大学邀请前去授课,教学和绘画两不误。

此外,张连仲还热衷慈善事业,画作参加拍卖款项捐给贫困地区。

花鸟画寄托画家的思想情感。

▲牡丹

▲春

▲ 夏荷

▲秋韵

▲张连仲作品展示

与自然接触,创造无限可能

张连仲回忆自己学画的历程,天赋和爱好成就了他,他的父亲毛笔字写得好,母亲热爱绘画,他 小时候在父母的影响熏陶下,很早就接触了绘画。

最开始在学校学习的时工艺美术,考上了第一届中专美术专业,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吉林艺术学院的美术系。

那会生活条件艰苦,他的兄弟姐妹也多,“那会很穷,能吃上一顿玉米面馒头就像是过年。我小时候画画在废纸和卡片上练习。” 张连仲回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十分努力学画画,去公园和郊外写生练习常常忘记吃午饭,晚上画白描经常画到后半夜,就这样,他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

画家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会发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给画家创造花鸟画新的图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想要把鸟画活了,离不开观察。”张连仲以前常去公园里看花看鸟,后来一直有养鸟、养花。

艺术就像一面生活的放大镜,当他用自己的情感与花鸟面对面地交流时,他的作品在自然美景中拓展了一个有生命的世界。

▲张连仲作品花鸟小品欣赏

文/北青社区报 记者徐清

图/被采访者供图

上一篇: 伊朗承认击落客机当天,俄媒称哈梅内伊英文...

下一篇: 《死亡搁浅》PC版分级已完成预定于今年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