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魔鬼风区”!央视揭秘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难度!

时间:2020-01-08 09:55: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勇闯“魔鬼风区”!央视揭秘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设难度!

平潭海峡,

一年中6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300天,

所以这里,

一直被工程界视作“建桥禁区”。

狂风肆掠、巨浪来袭、海洋腐蚀

……

建设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挑战步步升级。

昨晚,央视科教频道《创新进行时》栏目

走进平潭海峡,

带我们揭秘,

这座大桥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世界上有几大风口海域,一直被视为“建桥禁区”,比如北美洲南部的百慕大海域,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还有,我国福建东部的平潭海峡。

平潭海峡,位于福州市与平潭岛之间,在这片被称为“魔鬼风区”的海域, 一年当中,6级以上的大风天数更是超过300天,仅此一条便能成就平潭海峡建大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实际情况远比数字更恶劣!

樊立龙

但就在2013年,中铁建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总工程师樊立龙决心带着团队,挑战这片“魔鬼风区”。他们要在这里建设中国第一座,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大桥设计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铁路,上层为6车道的高速公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平潭岛及周边岛屿的居民出行问题,更能让平潭、福州、长乐的行车时间从一个半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然而,大桥刚刚开建,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发生了,建设者们向海底打入了几根钢管桩。第二天,这些钢管桩竟然神秘失踪了。重达110吨的钢管桩,为什么会不翼而飞?

经过反复分析,工程师们得出了结论,平潭海峡,风高浪急,水深40多米,在大风作用下,巨大的海浪及暗涌将钢管桩冲走了。

大桥所在位置风大浪高、水深、流急

那怎么才能保证钢管桩打下去不被冲走呢?之前的钢管桩只打入海底1米,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将钢管桩打入海底更深。打得越深,钢管桩就“站”得越稳。

经过反复测算,钢管桩至少要打入海底8米,才能够抵抗平潭海峡的暗涌冲击。但是,每根钢管桩直径超过3米,这么大的桩,能打到海底8米深吗?工程师们将希望寄托于海底地质。如果海底有较厚的沙层和淤积层,那么钢管桩就比较容易打入海底。

测量船在海面行驶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海底的地形呢?看!这是一艘神奇的船,工程师们通过它,在海面上跑一圈,就能知道海底的地形。这艘看似普通的船,其实已经装载了很多精密仪器,有定位精准的GPS,船底还装有多波束测深仪。船在海面上行驶,通过仪器的配合,就能得到海底地形的全貌。

很快,测量船就将海底的地形“扫”了出来。然而,当工程师团队拿到“扫海”后的海底地形图时,发现平潭海域的海底地形凹凸不平,关键的是,基本没有淤积层,大多是岩石,而且岩石硬度很高。

海底岩石的硬度几乎和铁的硬度相当,这样的海底地形,要将钢管桩打到海底8米深,几乎成了天方夜谭。

整整3个月,打桩的困境毫无进展,巨大的施工压力,落在了樊立龙身上。究竟他们能否找到办法,在海底坚硬的岩石上,请继续收看央视CCTV-10科教频道于1月7日-10日 19:16播出的《创新进行时》节目之勇闯“魔鬼风区”!

  • 来源:央视科教频道

上一篇: 原创骑砍类游戏《少女文明》正式版Stea...

下一篇: 原创泰国人民需要像国王行跪拜之礼,那中国...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