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时间:2017-09-03 21:10: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原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80%-90%的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的病原体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酸性环境适宜假丝酵母菌生长,有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的阴道pH值多在4-4.7,通常低于4.5。白假丝酵母菌为双相菌,有酵母相及菌丝相,酵母相为芽生孢子,在无症状寄居及传播中起主要作用;菌丝相为芽生孢子伸长成假菌丝,侵袭组织能力加强,假丝酵母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即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的抵抗力较强。

  2、发病机制  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的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较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力下降时,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才出现症状,假丝酵母菌从寄生状态发展到致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菌带菌率及感染率明显升高,如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繁殖。

  (2)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抑制乳杆菌生长,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

  (3)糖尿病患者局部糖量高所致。

  (4)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综合征,机体抵抗力低下。

  (5)患有胃肠道假丝酵母菌病。

  (6)局部因素 年轻妇女穿紧身尼龙内裤,增加了会阴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繁殖。

  (7)其他 目前有人认为长期口服避孕药,也易感染假丝酵母菌。

  3、传播途径

  (1)主要为内源性传染,假丝酵母菌除作为条件致病菌寄生于阴道外,也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肠道,一旦条件适宜可引起感染,此三个部位的感染科相互传染。

  (2)部分患者通过性交传染。

  (3)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卫生用具等间接传染。


 

上一篇: 急性非特异性外阴炎

下一篇: 房事后外阴瘙痒的原因?


 本站广告